图书介绍

新闻传播学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闻传播学原理
  • 童兵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1635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闻传播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2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2

二、市场经济与中国新闻事业新变动4

三、积极审慎的新闻改革11

第二节 掌握新闻规律,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15

一、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15

二、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意义18

三、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方法22

上 新闻传受编31

第二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32

第一节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33

一、从信息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33

二、从新闻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35

三、从事实到新闻的过程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36

第二节 新闻传播行为38

一、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38

二、“群居说”与“好奇说”辩驳41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本源44

一、事实——新闻传播的惟一本源44

二、用事实说话46

三、坚持起源与本源问题上的唯物史观48

第四节 新闻的定义50

一、理论学派与务实学派对新闻的界定50

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51

第三章 新闻传播的过程59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双向性60

一、新闻传播的动态观察60

二、新闻传播的静态分析63

三、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传播70

第二节 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75

一、新闻传播是一种价值传递75

二、新闻与宣传82

三、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89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要求95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96

一、新闻传播必须真实96

二、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97

三、不真实新闻的成因及防治100

四、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全面把握102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105

一、新闻传播必须客观105

二、新闻传播客观性的科学含义106

三、不客观报道107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109

一、新闻传播必须公正109

二、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110

三、不公正报道之举证111

四、公正与倾向113

第四节 新闻传播的全面性要求114

一、新闻传播必须力争全面114

二、新闻传播全面性的科学含义115

三、新闻传播不全面之揭露与防治116

四、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一117

第五节 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119

一、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119

二、抢新闻与报道时机120

三、“慢三拍”现象及其原因121

第五章 新闻传受的心理机制124

第一节 传受新闻的一般心理125

一、求新心理127

二、求知心理137

三、求同心理142

四、求异心理151

五、求趣心理154

六、求美心理158

第二节 传受双方的心理调谐164

一、心理调谐的重要性164

二、了解和研究受众167

三、满足受众需要——传播致效169

四、传播者自身的心理调节174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选择176

第一节 新闻选择的必要性177

一、选择——系统的自我维护机制177

二、新闻选择的意义180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决定因素186

一、新闻选择的主体——把关人186

二、新闻选择依据的科学把握189

中 新闻媒介编203

第七章 新闻传播的演进与新闻事业的产生204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演进205

一、媒介的类型205

二、媒介与生产工具的同一与分离207

三、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208

四、媒介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209

第二节 早期新闻传播活动210

一、新闻传播的原始状态210

二、早期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216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226

一、前新闻事业时期——媒介的发展与传播空间的局限228

二、新闻事业时期——对成因的多视角探析232

三、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239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246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246

一、研究新闻事业性质的方法246

二、新闻事业属于观念上层建筑254

三、新闻事业的其他属性258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特征262

一、新闻事业作为观念意识活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262

二、新闻事业对当下社会生活具有最大的即时影响力264

三、新闻事业通过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269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功能270

一、中外关于新闻事业功能的代表性论述271

二、新闻事业功能的一般表述274

第九章 当代新闻媒介277

第一节 当代新闻媒介的特征277

一、媒介多样化277

二、媒介相互融合278

第二节 文字新闻媒介279

一、报纸280

二、新闻期刊285

第三节 电子新闻媒介289

一、声音广播289

二、电视广播293

三、电子媒介的优势与不足296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现代化300

一、现代生活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新要求300

二、新技术革命和新闻媒介302

三、多媒体电脑与信息高速公路305

四、现代媒介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08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上)——新闻自由310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历史演进311

一、争取办报自由312

二、争取表达自由313

三、争取获知自由318

四、争取内部新闻自由320

第二节 古典出版自由思想323

一、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奠基人323

二、杰斐逊的“第四权力”论327

三、密尔的功利主义言论自由观32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对新闻自由的基本立场330

一、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口号,是促进近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32

二、享有出版自由的报刊是社会中的“第三种权力”338

三、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必须超越资本主义新闻自由343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下)——社会控制352

第一节 新闻媒介有机运行的前提353

一、新闻媒介有机运行的物质技术前提353

二、新闻媒介有机运行的社会前提355

第二节 当代新闻自由361

一、新闻自由——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361

二、当代新闻自由的含义364

第三节 社会责任与社会控制365

一、新闻媒介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366

二、新闻媒介社会控制的原理与方法372

下 操作规范编37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378

第一节 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新闻事业378

一、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379

二、两种新闻事业的区别380

第二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与特征383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364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395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色39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402

第一节 新闻工作的党性403

一、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403

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14

第二节 新闻工作的群众性419

一、全党办报、群众办报421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425

第三节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429

一、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430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特点和原则433

第十四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441

第一节 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特征441

一、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定位441

二、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特征443

第二节 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446

一、政治素质446

二、业务素质447

第三节 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规范449

一、理论修养规范449

二、知识修养规范450

三、道德修养规范451

四、他律与自律的统一4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