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722807895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行政区域40

第一章 位置 面积40

第一节 地理位置40

第二节 土地面积40

第二章 建置沿革40

第三章 行政区划4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区划4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区划42

第三节 镇、乡、场42

第四章 地名44

第一节 县名由来44

第二节 木垒地名普查概况44

第二编 地理环境46

第一章 地质 地貌46

第一节 地质46

第二节 地貌47

第二章 气候49

第一节 气候特征49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50

第三章 水文52

第一节 地表水52

第二节 泉水53

第三节 地下水54

第四节 水质54

第四章 土壤57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57

第二节 土壤养分58

第五章 动植物59

第一节 植被群落分布59

第二节 草原植被分布61

第三节 药材62

第四节 动物63

第六章 矿藏63

第一节 非金属矿藏63

第二节 金属矿藏64

第七章 自然灾害65

第一节 旱灾65

第二节 水灾65

第三节 虫灾66

第四节 地震66

第三编 人口 民族 宗教第一章 人口68

第一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68

第二节 人口结构69

第三节 人口变动74

第四节 计划生育75

第二章 民族77

第一节 哈萨克族77

第二节 汉族85

第三节 维吾尔族87

第四节 回族89

第五节 乌孜别克族91

第三章 宗教91

第一节 伊斯兰教91

第二节 其他宗教92

第三节 宗教管理92

第四编 经济94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94

第一节 减租减息94

第二节 土地改革96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97

第四节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98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99

第六节 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100

第二章 畜牧业102

第一节 草原建设105

第二节 畜禽品种107

第三节 品种改良109

第四节 牧事活动110

第五节 畜病防治111

第六节 经营管理113

第七节 机构设置114

第三章 农业115

第一节 土地开发115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118

第三节 豌豆125

第四节 农作物保护126

第五节 农田建设127

第六节 农技农艺128

第七节 机构设置132

第四章 林业133

第一节 林业资源133

第二节 植树造林135

第三节 林木保护138

第四节 林木采伐140

第五节 经营管理141

第六节 机构设置142

第五章 副业142

第一节 采集143

第二节 狩猎145

第三节 农副产品145

第四节 养殖146

第六章 农机148

第一节 发展概况148

第二节 农机管理150

第三节 农机修造150

第四节 农机供应151

第五节 农机人员培训152

第六节 农机监理152

第七节 机构设置153

第七章 水利154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155

第二节 水利工程158

第三节 水利管理161

第四节 机构设置162

第八章 工业163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163

第二节 经营体制168

第三节 工业行业169

第四节 电力171

第五节 主要工业企业172

第六节 工业管理174

第七节 职工队伍175

第九章 交通177

第一节 驿道177

第二节 公路177

第三节 桥梁178

第四节 运输179

第五节 交通管理机构180

第十章 邮电181

第一节 机构沿革181

第二节 邮政183

第三节 电信188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190

第一节 县城建设190

第二节 乡村建设192

第三节 建筑施工队伍194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195

第十二章 商业196

第一节 私营商业197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198

第三节 国营商业198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208

第五节 集体商业214

第六节 外贸214

第七节 集市贸易218

第十三章 粮食220

第一节 粮食购销220

第二节 粮油加工226

第三节 粮油仓储227

第四节 管理机构228

第十四章 工商管理229

第一节 市场管理229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231

第三节 经济合同签定233

第四节 管理机构233

第十五章 税收234

第一节 农业税234

第二节 牧业税235

第三节 工商税237

第四节 税务检查246

第五节 税收机构247

第十六章 财政248

第一节 机构248

第二节 管理体制248

第三节 财政收入251

第四节 财政支出253

第五节 财务管理与监督257

第六节 审计257

第十七章 金融258

第一节 金融机构259

第二节 货币260

第三节 存款264

第四节 信贷266

第五节 公债269

第六节 保险270

第五编 政治274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方组织274

第一节 组织机构274

第二节 党员状况279

第三节 党员教育283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285

第五节 纪律检查289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29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木垒河县地方组织293

第一节 机构293

第二节 党员发展294

第三节 党务活动294

第三章 人民团体294

第一节 工会294

第二节 农民组织296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296

第四节 妇女组织301

第五节 商业组织304

第六节 科普组织305

第七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306

第八节 中苏友协306

第九节 民国时期文化促进会307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308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308

第二节 木垒县人民代表大会309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313

第四节 普选315

第五章 地方政权31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319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320

第三节 基层政权326

第六章 人民政协326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327

第二节 主要工作330

第三节 县参议会331

第七章 重大政事331

第一节 抗美援朝331

第二节 “三反”、“五反”运动332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332

第四节 清理积案332

第五节 干部队伍中的清理中层333

第六节 粮食统购统销333

第七节 “肃反”运动333

第八节 整风和反右派运动334

第九节 大炼钢铁334

第十节 反对地方民族主义335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35

第十二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335

第十三节 “揭、批、查”运动337

第十四节 落实政策337

第八章 劳动人事338

第一节 干部338

第二节 离退休干部339

第三节 劳动就业340

第四节 工资 福利341

第九章 民政344

第一节 机构沿革344

第二节 救济344

第三节 优抚348

第四节 支援前线349

第五节 安置349

第六节 社会福利350

第十章 公安351

第一节 机构351

第二节 户政管理351

第三节 政保353

第四节 刑事侦破353

第五节 治安管理354

第六节 看守与拘留354

第七节 预审355

第十一章 审判355

第一节 机构355

第二节 审判工作356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358

第十二章 检察359

第一节 机构359

第二节 刑事检察359

第三节 审查起诉360

第四节 法经检察361

第五节 经济检察362

第六节 监所检察362

第七节 控告申诉363

第十三章 司法行政364

第一节 机构364

第二节 调解工作364

第三节 法律顾问365

第四节 公证事务365

第五节 法制宣传教育366

第六编 军事368

第一章 驻军和军事机构368

第一节 清朝屯兵368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368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机构和驻军369

第二章 兵役370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兵役工作370

第二节 新中国兵役工作371

第三章 人防战备372

第一节 机构372

第二节 战备工作372

第四章 民众武装372

第一节 民国时期自卫团372

第二节 新中国民兵373

第五章 兵事纪略378

第七编 文化380

第一章 教育380

第一节 机构380

第二节 学前教育381

第三节 小学教育382

第四节 中学教育385

第五节 成人教育388

第六节 教师队伍392

第七节 勤工俭学392

第二章 科技394

第一节 科技机构394

第二节 科技队伍396

第三节 科普组织400

第四节 科普工作401

第五节 科技成果402

第三章 卫生408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408

第二节 药政管理412

第三节 中医中药412

第四节 医疗制度413

第五节 卫生防疫418

第六节 妇幼保健422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426

第四章 体育427

第一节 体育机构427

第二节 学校体育428

第三节 群众体育429

第四节 哈萨克族的传统体育431

第五章 新闻 广播 电视432

第一节 机构沿革432

第二节 新闻432

第三节 广播434

第四节 电视435

第六章 文化艺术435

第一节 文化机构436

第二节 文学创作437

第三节 戏剧歌舞438

第四节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440

第五节 摄影、美术、书法442

第六节 图书444

第七节 电影446

第八节 古迹447

第七章 方言谚语448

第一节 土语448

第二节 谚语452

第三节 歇后语455

第八编 社会458

第一章 人民生活458

第一节 农牧民生活458

第二节 职工生活461

第二章 民族团结463

第一节 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463

第二节 不同民族亲如一家465

第三章 文明礼貌469

第九编 人物474

第一章 人物传474

第二章 人物简介480

第三章 名录485

第一节 烈士名录485

第二节 红军战士48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木垒县籍人在外地任县、团以上职务名录486

第四章 人物表487

第十编 续编492

第一章 大事记492

第二章 1991年~200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505

第一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505

第二节 种植业508

第三节 畜牧业511

第四节 林业515

第五节 农机517

第六节 水利518

第七节 城建、邮电520

第八节 财税522

第九节 工业523

第十节 教育524

第十一节 卫生527

第十二节 广播、电视528

第十三节 文化、体育530

第十四节 旅游533

第三章 决战贫困 跨越温饱535

第一节 十项重点工程537

第二节 义务教育工程547

第三节 州直各单位、各县市帮扶木垒脱贫致富功德录550

第四章 人物551

第一节 人物传记551

第二节 人物简介552

第三节 人物表555

附录568

一、地方文献辑存568

二、轶事574

三、传说576

四、古诗选579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编修始末593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志》编审机构及人员5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