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物理理解与记忆歌诀 高中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学物理理解与记忆歌诀 高中 上
  • 程百战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94295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物理课-中学-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物理理解与记忆歌诀 高中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歌1

第一章 声现象3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3

(二)声速大小由介质决定3

(三)声速表3

(四)声速的有关题例4

(五)骨骼传声4

(六)声音的分类4

(七)声音的三要素5

(八)与声音三要素有关的题例5

(九)噪声及分贝6

(十)噪声控制三途径6

(十一)回声及其应用7

(十二)关于声现象的几个成语的理解7

第二章 光现象11

(一)光的直线传播11

(二)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11

(三)光的反射11

(四)平面镜12

(五)凹面镜13

(六)凸面镜13

(七)光的折射14

(八)光的色散14

(九)透明物体的颜色15

(十)非透明物体的颜色15

(十一)红外线及其应用16

(十二)紫外线及其应用16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19

(一)透镜的有关概念19

(二)凸透镜的焦点及探究19

(三)凹透镜的特点19

(四)凸透镜成像规律概述20

(五)照相机20

(六)幻灯机、电影机21

(七)放大镜21

(八)实像和虚像21

(九)眼睛22

(十)近视和远视及矫正22

(十一)显微镜22

(十二)望远镜23

第四章 热态变化27

(一)温度及温标27

(二)液体温度计原理及使用规范27

(三)知道温度计测量范围27

(四)体温计28

(五)物态变化有六种28

(六)晶体和非晶体28

(七)熔化和凝固29

(八)熔点表29

(九)冰30

(十)汽化有两种方式30

(十一)蒸发30

(十二)沸腾的条件31

(十三)沸点表31

(十四)液化放热32

(十五)压缩体积可提高液化温度32

(十六)升华及题例32

(十七)凝华及题例33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36

一、电荷及电路36

(一)两种电荷及电量36

(二)验电器原理及电荷的中和36

(三)原子的结构37

(四)摩擦起电的本质37

(五)电流的形成及方向规定38

(六)电源及旧电池的回收38

(七)导体38

(八)绝缘体39

(九)特殊绝缘体及半导体39

(十)电路的构成39

(十一)电路图40

(十二)串联的基本特征40

(十三)并联的基本特征40

(十四)家庭电路的特征41

二、电流42

(一)电流的定义42

(二)电流的单位42

(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要点43

(四)电流表其内阻小、谨防烧坏43

(五)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征43

第六章 电压和电阻45

一、电压45

(一)电压45

(二)电源可提供电压及电压的单位45

(三)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要点46

(四)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征46

二、电阻47

(一)“电阻”的含义47

(二)影响电阻的三个因素47

(三)温度影响导体电阻48

(四)控制变量法48

(五)电阻的单位48

(六)电阻箱原理49

(七)滑动变阻器原理及接法49

(八)半导体的应用49

(九)超导体50

第七章 欧姆定律52

(一)欧姆定律公式有固定形式52

(二)欧姆定律的变形①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52

(三)欧姆定律的变形②可求电阻两端电压值52

(四)应用欧姆定律时单位必须统一53

(五)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53

(六)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小”53

(七)“串联”分压;“并联”分流54

(八)断路和短路54

(九)雷电的防止54

第八章 电功率57

一、电能和电功率57

(一)电能及单位57

(二)电能表57

(三)电功率58

(四)电功率的单位58

(五)用电器的铭牌参数58

(六)电功率和电压是对应的59

(七)探究小灯泡电功率59

(八)焦耳定律59

(九)根据铭牌求电热元件的电阻值60

(十)串、并联电路电阻与电功率的关系60

二、生活用电62

(一)安全电压及家用电压62

(二)保险丝熔断的原因62

(三)如何选择保险丝63

(四)保险丝材料的熔点低63

(五)学会使用试电笔63

(六)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64

第九章 电与磁65

一、磁场及电生磁65

(一)罗盘与磁石65

(二)磁极之间有作用65

(三)磁场及磁感线66

(四)地球磁场66

(五)直线电流的磁场67

(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67

(七)电磁铁的优点67

(八)电磁铁的应用68

(九)电磁继电器及报警器68

(十)“磁”的现代应用68

二、电动机及磁生电70

(一)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70

(二)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可转动、电动机原理71

(三)直流电动机与交流电动机结构不同71

(四)电磁感应71

(五)交流电72

(六)发电机原理及结构72

(七)欲发直流电、须装换向器73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送75

(一)贝尔电话实现了古人“顺风耳”的梦想75

(二)电话的原理75

(三)早期电话的特点75

(四)现代电话的特点76

(五)“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76

(六)电磁波的发生和传播76

(七)电磁波传播——光速77

(八)电磁波谱的认识77

(九)电磁波的发射77

(十)电磁波的接受78

(十一)移动电话78

(十二)微波通信——中继站78

(十三)光导纤维及现代通信79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81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81

(二)物质、物体概念不同81

(三)固体的特点81

(四)气体和液体的特点82

(五)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82

(六)天平的使用82

(七)密度的定义及公式83

(八)密度公式的导出式可求质量和体积84

(九)两个密度单位的换算84

(十)密度的不变性84

(十一)固体密度表85

(十二)液体密度表85

(十三)不同状态、密度不同85

(十四)实验测定密度86

(十五)风之成因86

(十六)水的反常膨胀86

(十七)可用密度知识解析的物理现象87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89

一、机械运动89

(一)机械运动与参考系89

(二)参考系决定运动性质89

(三)有参照系“内涵”的成语及现象90

(四)匀速直线运动90

(五)变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90

(六)两个常用速度单位的相互换算91

二、测量92

(一)四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及测量仪器92

(二)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92

(三)长度单位的换算及体验92

(四)测量精确度是由“工具”决定的93

(五)时间的测量和单位93

(六)估读的原则94

(七)误差94

(八)计数94

三、力96

(一)力的定义及单位96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96

(三)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96

(四)弹簧秤测力的原理97

(五)力的三要素97

(六)力的图示法97

(七)力的“合成”不能理解为“力的相加”98

(八)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98

四、牛顿第一定律101

(一)牛顿是正确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第一人101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01

(三)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101

(四)惯性与行车安全102

(五)二力平衡概念及二力平衡条件102

(六)二力平衡举例102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105

(一)弹性及弹力105

(二)正确使用弹簧秤105

(三)重力105

(四)万有引力和月球上重力106

(五)摩擦力及作用效果106

(六)影响摩擦的两个因素107

(七)杠杆定义及杠杆平衡条件107

(八)如何确定杠杆的五个要素108

(九)省力杠杆的特点及实例108

(十)费力杠杆的特点及实例108

(十一)等臂杠杆的特点及实例109

(十二)动滑轮特点109

(十三)滑轮组分析要点109

(十四)轮轴的特点110

(十五)轮轴的实例110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113

一、压强液体的压强113

(一)压力113

(二)压强概念的引入、压强单位113

(三)压强的定义114

(四)增大压强有两种方法114

(五)减小压强有两种方法114

(六)压强知识应用的实例115

(七)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115

(八)液体压强的特点115

(九)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116

二、大气压强118

(一)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及半球实验118

(二)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定了大气压强118

(三)大气压的方向特点及气压计118

(四)大气压因高度增加而减小119

(五)大气压强不能参照液体压强公式来计算119

(六)水泵的扬程119

(七)流体压强还与流速有关120

(八)飞机的“升力”(或叫举力)120

三、浮力122

(一)浮力及产生原因122

(二)物体浮沉的三种情况分析122

(三)弹簧秤可以测出小物块的浮力123

(四)阿基米德定律123

(五)有关浮力的理解要点124

(六)轮船及题例124

(七)潜水艇的奥秘124

(八)气球和飞艇125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127

一、功127

(一)物理上的“功”必须有两个因素127

(二)力和距离、缺一不可127

(三)“焦耳”作为功的单位的含义128

(四)理解功的原理128

(五)斜面的省力原理128

(六)斜面省力原理的应用129

(七)机械效率及数字特点129

(八)功率130

(九)功率单位及换算130

(十)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130

(十一)机械功率与速度的关系131

二、机械能132

(一)动能132

(二)动能举例133

(三)重力势能133

(四)弹性势能133

(五)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134

(六)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应用举例134

第十六章 热和能136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136

(一)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136

(二)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136

(三)说明“斥力”、“引力”存在的实例137

(四)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137

(五)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途径137

(六)热量可以在物体间传递138

(七)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138

(八)比热容139

(九)比热容表、比热容单位139

(十)比热容的有关题例139

(十一)热量的计算公式140

二、热能的利用 热机142

(一)燃料的热值142

(二)热值表142

(三)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43

(四)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点143

(五)热机效率及大小比较144

(六)能量守恒定律145

(七)能量守恒定律的作用145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47

(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47

(二)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47

(三)原子核的再认识147

(四)裂变及链式反应148

(五)人类急需聚变能148

(六)太阳能148

(七)人类发展的三次能源革命149

(八)电能的优点149

(九)能量转化或转移都有不可逆性150

(十)人类应该有忧患意识150

(十一)节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150

(十二)人类要持续发展必须找到理想能源1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