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第三种声音【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经济:第三种声音
  • 龚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544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经济-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经济:第三种声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与准备1

第一章 引言3

第一节 “谜”一样的中国经济3

“中国热”3

中国经济之“谜”4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框架6

第三节 经济资源与经济体制9

经济资源9

经济体制11

第四节 目标、内容和方法11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经济14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发展战略14

旧中国经济14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难题15

“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17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17

人民公社17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

第三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19

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内20

计划的编制20

计划的执行机制21

第四节 “三位一体”之反思22

重工业化能不能赶超?22

巨额的交易成本23

无激励机制24

第三章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26

第一节 “渐进式”、“开放式”及“自发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三大特征26

渐进式26

开放式27

自发式27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7

小岗人的18个鲜红手印27

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29

村民委员会——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29

第三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0

砸烂麦当劳?30

体制外经济的开放31

国有企业的改革32

第四节 “转型”、“发展中”及“大国”——中国当前之经济环境34

转型中的市场经济34

发展中国家经济38

大国经济40

第二部分 辉煌与解读43

第四章 中国的经验数据——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45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商业周期45

商业周期中的经济增长率45

商业周期中的失业率:奥肯法则46

商业周期中的通货膨胀率:菲利普斯曲线47

第二节 中国的增长与波动50

中国的经济增长50

中国的奥肯法则51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51

第三节 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吗?——宏观数据的视角52

统计数据的缺失52

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不违反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53

第五章 理论基础55

第一节 新古典与凯恩斯——谁更适合解释中国经济?55

新古典与凯恩斯55

凯恩斯理论更适合解释中国经济56

对凯恩斯理论的挑战57

第二节 哈罗德的不解之谜57

模型58

保证增长率59

刀刃问题60

平衡增长问题61

第三节 哈罗德模型与中国的经济61

破解刀刃问题62

平衡增长——“谜”还是现实?62

第六章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66

第一节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67

模型67

无人口增长和无技术进步下的模型求解67

进一步的扩展68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新古典能解释吗?69

趋同假设,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事实69

新古典的解释71

“高增长”、“供给过剩”和“粗放型”——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基本事实71

新古典能解释吗?73

第三节 中国经济高增长之解释74

回归哈罗德74

经济增长的供给和需求分析75

为什么投资增长率如此高涨?76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80

第一节 需求管理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发达国家的经验80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80

货币政策81

财政政策82

第二节 鱼与熊掌兼得,意愿与规则并举——中国宏观调控之一般概述84

案例:对钢铁业的铁腕调控85

案例: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85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政策——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子86

中国人民银行的过去与现在86

相互矛盾的目标体系86

中间目标87

信贷计划和行政手段——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88

第四节 “缩长”——中国最近一次的商业周期89

“缩长”——经济学的新名词89

供给冲击——标准的经济学解释90

过度投资——“缩长”的另一种解释91

第三部分 挑战与超越93

第八章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之转型——问题的提出95

第一节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95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95

虚构的对话96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96

第二节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98

中国经济仍然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98

未来国内环境之变化98

未来国际环境之变化99

第三节 从需求拉动到供给推动——增长方式之转型100

执行追赶的发展中国家100

供给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101

争议:未来有多远?102

新赶超103

第九章 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兼论中国未来之财政政策104

第一节 人力资本104

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的投资105

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105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106

第二节 知识资本107

知识资本及其特点107

知识资本与创新108

知识资本的累积108

第三节 供给推动——未来财政政策之思考109

政府的职能110

政府在供给推动中能做些什么?112

需求管理与供给推动112

第四节 中国的债务与赤字112

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113

中国债务知多少?114

为什么要关注债务问题?114

中国无需担忧债务问题——债务滚动模型的分析115

第五节 人力资本——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重中之重116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116

从供给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117

从需求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118

第十章 人民币汇率与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兼论中国未来之货币政策120

第一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120

经济开放120

汇率121

汇率制度121

利率平价122

第二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国家间的博弈124

三元悖论124

汇率制度的选择——世界范围内的考察124

汇率制度选择中发达国家与126

发展中国家的博弈126

第三节 中国汇率政策之回顾127

第四节 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之展望130

金融改革及所带来的挑战130

货币政策管理机制从信贷计划机制向利率机制之转型131

三元悖论有可能破解——龚刚、高坚之研究132

我们的选择133

第十一章 “三农”、能源、环境及其他135

第一节 收入分配问题135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不公135

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有多严重?136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启动内需——收入分配问题的经济影响分析138

解决之道138

第二节 “三农”问题140

何谓“三农”?140

“三农”究因141

解决之道142

第三节 环境问题143

我们生活的环境143

案例:太湖的污染145

环境保护——我们已经行动146

环境保护——我们已经行动146

环境政策失效的更重要原因——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147

第四节 能源问题148

中国能源问题概述148

案例:中国向外寻找石油152

中国是当前世界石油危机的罪魁祸首吗?152

案例:国际投资银行对石油期货市场的操纵153

中国自身的问题——能源使用效率低下153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我们能做些什么?154

新能源155

案例:反对新能源——石油公司的影子156

第五节 超越挑战——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经济璀璨的明156

第十二章 全球化中的中国159

第一节 全球化——一种美好的愿望159

《大同书》与《大幻想》159

全球化的经济学理论160

全球化、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160

第二节 全球化的不满162

美好愿望的推动162

全球化与贫富两极分化163

全球化与环境及其他165

人类能管好自己吗?166

第三节 全球化中的中国167

中国的经验167

和平发展——中国的全球化道路167

和谐世界——中国全球化之战略目标169

附录171

附录A 梳理凯恩斯和新古典173

一、充分信心的预期——新古典的批判173

家庭决策173

厂商决策174

充分信心的预期174

瓦尔拉斯的交易过程176

凯恩斯陷阱177

二、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之革命178

二、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之革命178

Javits中心的一个交易日——虚构的故事178

从货币循环看Javits中心的179

交易日——进一步的讨论179

基本假定181

三、微观基础——对凯恩斯经济学的伪挑战182

新凯恩斯主义的黏性价格模型——价格决定理论的微观基础183

有界限的理性——产量决定184

理论的微观基础184

生产能力过剩的假设186

附录B 投资函数的微观基础187

一、没有贷款约束的投资187

二、贷款约束下的投资189

附录C 刀刃问题及其破解191

一、刀刃问题191

模型的结构形式191

模型的集约形式(或标准形式)191

不动点分析192

刀刃问题的揭示——模型的192

稳定性分析192

二、破解刀刃问题193

财政政策规则193

模型的集约形式及不动点193

供给过剩下的混沌——稳定性分析194

三、命题1的证明196

附录D 中国的宏观动态模型——兼论“缩长”解释之过度冲击198

一、模型198

产出和投资198

价格和工资199

劳动力市场199

货币政策199

二、估计200

三、分析202

模型的集约形式202

模型的不动点203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203

四、过度冲击——中国“缩长”之解释205

五、命题2和命题4的证明207

命题2的证明207

命题4的证明207

参考文献209

后记——中国的高层决策机制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