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灌县安龙乡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灌县安龙乡志
  • 灌县安龙乡编志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15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灌县安龙乡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理1

第一章 位置、疆域、人口1

第一节 位置1

第二节 疆域1

第三节 人口1

第二章 地貌、河流、土壤6

第三章 气候6

第一节 气候、积温6

第二节 日照6

第三节 雨量7

第四章 动物、植物、灾情7

第一节 动物7

第二节 植物7

第三节 灾情8

第二篇 建置沿革12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建置概况12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建置13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置13

第三篇 政治15

上篇15

第一章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政权机构15

第一节 清代的乡政权机构1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政权机构15

第三节 乡民代表会17

第四节 政党及社团组织17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政事18

第一节 保路同志会18

第二节 讨袁护法18

第三节 抗捐斗争18

第四节 修碉堡19

第五节 工役19

第六节 兵役19

第七节 反饥?20

第八节 “二五”减租20

下篇21

第一章 建国后的政权建设21

第一节 乡政权组织21

第二节 乡人民代表会24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及群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2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25

第二节 共青团27

第三节 贫协会29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29

第五节 工商联小组29

第六节 中苏友好协会30

第七节 教育工会30

第八节 卫生协会30

第三章 民兵建设、民政、司法、调解31

第一节 民兵组织的建立和发展31

第二节 民政工作32

第三节 司法调解35

第四节 治安保卫工作36

第四章 建国后三十二年的政事37

第一节 欢庆解放37

第二节 平息叛乱37

第三节 “四大运动”37

第四节 抗美援朝38

第五节 土地改革38

第六节 粮食统购统销50

第七节 八月镇反51

第八节 整风反右51

第九节 大跃进51

第十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2

第十一节 文化大革命54

第十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

第十三节 纠正寃、假、错案,为地、富、反、坏摘帽55

第十四节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57

第四篇 农业58

第一章 农业自然条件和发展概述58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农业60

第一节 土地占有60

第二节 押租剥削60

第三章 建国后的农业管理体制61

第四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61

第五章 农业(种植业)64

第一节 概况64

第二节 粮食作物64

第三节 经济作物66

第四节 选育和引进良种69

第五节 农科站69

第六节 化学肥料的使用70

第七节 农业植保71

第八节 双季稻的经验教训71

第九节 水稻科学用水经验72

第六章 林业及多种经营73

第一节 林业73

第二节 养鱼74

第三节 养蜂74

第四节 园艺74

第五节 养蛋74

第六节 白蜡77

第七章 养殖业77

第一节 概况77

第二节 养猪77

第三节 养牛77

第四节 养鸡78

第五节 其它养殖78

第六节 畜牧兽医站78

第八章 农田水利80

第一节 农田基建80

第二节 水利建设80

第九章 农机、沼气81

第一节 农机81

第二节 沼气的发展和运用82

第十章 农业的经营管理和农民生活的改善83

第一节 农业的经营管理83

第二节 农民生活的改善85

第十一章 建国后安龙乡农业上的先进单位和知名人士86

第五篇 财贸工交88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商业状况88

第二章 建国后的商业89

第一节 供销社89

第二节 仓库89

第三节 食品组90

第四节 市场贸易91

第五节 社会商业的建立和发展92

第三章 财政税收9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赋税93

第二节 建国后的财政税收94

第四章 农村金融9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金融状况98

第二节 建国后的安龙信用社99

第五章 社队企业10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手工业101

第二节 建国后的社队企业102

第六章 交通邮电10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交通邮电104

第二节 建国后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105

第六篇 文化教育106

文化106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文化活动106

第二章 建国后的文化事业107

第三章 庙宇、古迹109

第一节 庙宇109

第二节 古迹110

教育111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111

第一节 清末明初的私塾和义学111

第二节 国民小学111

第三节 保国民小学112

第二章 建国以来的教育112

第一节 小学教育112

第二节 民办小学117

第三节 农业中学118

第四节 中等教育118

第五节 扫盲教育120

第六节 幼儿教育120

第七篇 卫生121

第一章 概述121

第一节 中药店(铺)121

第二节 地方名医121

第三节 牛痘和西医药的传入122

第四节 瘟疫及吸毒122

第五节 “三黄会”123

第二章 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23

第一节 公社医院的建立123

第二节 合作医疗和赤足医生125

第三节 卫生防疫125

第四节 妇女保健125

第三章 计划生育126

第八篇 社会128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128

第一节 袍哥128

第二节 无极道129

第三节 行会组织129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烟、匪、赌130

第一节 鸦片烟130

第二节 土匪131

第三节 赌博131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礼俗、节日、迷信、宗族、祠堂132

第一节 礼俗132

第二节 节日133

第三节 迷信133

第四节 场期、庙会134

第五节 宗族、祠堂134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35

第一节 慈善会135

第二节 政府救济136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逐步形成136

第九篇 人物137

第十篇 杂记144

第十一篇 大事年表1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