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方法论之探索【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杨仁寿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88801962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学方法论之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求索法学方法论之路1
1.末弘严太郎的脱胎换骨1
2.我妻荣的裁判观10
3.川岛武宜教授的蜕变18
4.裁判「结论」的寻觅过程26
5.完整的思考方法34
6.裁判「结论先行」的秘诀43
7.裁判思维的精随52
8.实践哲学的复兴61
9.霍姆斯的裁判思维70
10.「法与现代精神」困学录79
11.庞德的成功之道88
12.不信令誉唤不回的卡多佐97
13.正义之路106
14.法学方法论在裁判上的功能115
15.法官判断的新思维123
16.万丈高楼平地起132
17.判例与法源141
第二编 日本「法学方法论」发展的过程153
第一章 引言153
第二章 战前之法学方法论159
一、法学方法论之生成发展159
二、末弘严太郎之法学方法论167
(一)大正中期以前的概念法学167
(二)末弘理论重要的论点及基本构造169
(三)创造规范之应有标准173
(四)末弘理论之整理及其特征175
三、我妻荣之法学方法论176
(一)重要的论点176
(二)关于解释方法之具体新方向177
四、我妻荣与末弘严太郎理论之比较183
第三章 二战后法学方法论之三大论战189
第一节 第一次论战189
一、来栖三郎之法学方法论189
(一)来栖所提重要的论点及主张189
(二)来栖提出重要的论点之意义191
(三)法解释之制定法的意义、转换为拟制论197
二、川岛武宜之法学方法论199
(一)川岛武宜重要的论点199
(二)第二期「作为科学的法律学」200
(三)第三期「市民的实用法学」205
(四)论战中之争论210
三、来栖三郎与川岛武宜理论之比较210
(一)法解释的复数性及「框架」之问题210
(二)法解释之实践性、法的价值判断之主观性或客观性212
(三)法解释之科学性215
第二节 第二次论战221
一、加藤一郎与星野英一之法学方法论221
二、加藤一郎之利益衡量论223
(一)利益衡量论基本之思想223
(二)轻视法规、理论构成及判断规则的拘束力224
(三)「利益」或「利益衡量」之思考框架227
(四)被信赖积极之法官图像,与「说服」之观念,及市民的法律家图像229
三、利益衡量论之论战231
(一)论战争点之整理231
(二)关于判断基准之欠缺232
(三)关于欠缺利益分析,以及价值选择之原理上的标准234
(四)关于「历史进步之方向」等之基准238
(五)关于价值判断之客观性239
第三节 第三次论战243
一、论证之观点243
二、平井宜雄之法学方法论246
(一)分析角度与具体之建议246
(二)一般论证与法的论证247
三、与从来解释方法论之比较检讨255
(一)平井对战后解释方法论之批判255
(二)连续及发展方面255
(三)对抗方面257
第四章 结语267
第三编 杂说我妻荣所著「关于私法方法论之一部分考察」(私法の方法论に関すゐ一考察)271
序言271
一、现代私法学者之苦恼271
二、裁判中心之考察277
第一章 裁判中心之考察方法280
三、裁判中心之意义280
四、涉及的三个问题286
第二章 法律应实现之理想的问题291
五、普遍妥当之价值概念?291
六、具体的价值标准之必要性294
七、三个重要的标准297
第三章 研究以社会现象之法律为中心之问题309
八、问题之地位309
九、研究之可能性311
十、与经济上因素之关系317
十一、其他之因素334
十二、法律之理想的活动337
十三、结语342
第四章 法律的构成之技术问题345
十四、问题之地位345
十五、以现行法为基础之法律的构成是什么?346
十六、法律的构成系裁判中不可或缺的要素353
十七、法律的构成与具体的妥当性365
十八、法律的构成之技术369
十九、结语376
第四编 附录379
1.亚里斯多德之盲点379
2.教我诲我,不厌不倦388
3.狂狷年少时396
重要参考书目405
著作人简历409
著作人著作一览表413
热门推荐
- 2268228.html
- 299433.html
- 365011.html
- 755637.html
- 493213.html
- 672622.html
- 2240886.html
- 2419709.html
- 2565273.html
- 2505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9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9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6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6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0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6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