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旅游地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袁小凤,何方永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4454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旅游地理学-中国-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旅游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1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1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2
四、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2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4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4
一、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4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5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6
一、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6
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7
第三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8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8
二、水体旅游资源12
三、生物旅游资源16
四、气象气候旅游资源18
第四节 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20
一、古人类遗址旅游资源20
二、古陵墓旅游资源20
三、伟大工程旅游资源23
四、城镇风貌旅游资源25
五、古典园林旅游资源26
六、宗教旅游资源27
七、民情风俗旅游资源29
八、其他人文旅游资源32
思考与练习33
第三章 旅游资源赏析34
第一节 旅游与审美34
一、旅游资源美感研究的意义34
二、旅游审美的特点34
三、旅游审美的一般规律35
第二节 旅游资源美感分析35
一、形态美35
二、色彩美37
三、听觉美37
四、嗅觉美37
五、动态美37
六、质感美38
七、朦胧美38
八、形式美38
第三节 旅游审美要求38
一、增长知识、培养审美能力38
二、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艺术39
三、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40
思考与练习41
第四章 中国旅游客源地理42
第一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42
一、自然地理背景42
二、文化地理背景43
三、经济地理背景44
四、环境质量背景44
第二节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44
一、互补性44
二、替代性44
三、可进入性45
第三节 中国旅游客流地理45
一、海外入境旅游客流45
二、国内旅游客流46
三、出境旅游客流46
思考与练习47
第五章 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48
第一节 旅游交通概述48
一、旅游交通的概念与特点48
二、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49
第二节 中国主要旅游交通方式与交通网分布49
一、主要旅游交通方式49
二、中国旅游交通线网分布51
第三节 旅游路线设计52
一、旅游路线的概念和分类52
二、旅游路线的设计原则53
三、中国主要旅游路线53
思考与练习55
第六章 旅游开发规划与旅游环境保护56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56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56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56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57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58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58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58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59
第三节 旅游地规划59
一、旅游地的定义与类型59
二、旅游地规划的原则60
三、旅游地规划的内容60
第四节 旅游环境保护61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61
二、旅游环境保护方法62
思考与练习63
第七章 旅游信息及旅游地图64
第一节 旅游信息64
一、旅游信息的作用64
二、旅游信息传播64
三、旅游信息库65
四、旅游信息化发展65
第二节 旅游地图66
一、旅游地图概况66
二、旅游地图的分类67
三、旅游地图的使用(导游地图)67
思考与练习68
第八章 中国旅游区划69
第一节 中国旅游区划概况69
一、旅游区的概念与特性69
二、旅游区划的目的和任务69
三、旅游区划的原则70
第二节 中国旅游区划方案71
一、中国旅游区划方案简介71
二、本书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介绍72
思考与练习72
第九章 东北旅游区73
第一节 概况73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73
二、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74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路线75
第二节 辽宁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76
一、沈阳76
二、大连76
三、兴城海滨风景区77
四、千山风景区77
五、本溪水洞风景区77
第三节 吉林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78
一、长春78
二、吉林78
三、集安78
四、长白山风景区78
五、松花湖风景名胜区79
第四节 黑龙江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79
一、哈尔滨79
二、镜泊湖风景区79
三、五大连池风景区80
思考与练习80
第十章 华北旅游区81
第一节 概况81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81
二、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82
三、旅游分区和旅游路线83
第二节 北京市及其主要游览地85
一、北京市85
二、故宫86
三、天坛86
四、天安门广场86
五、颐和园87
六、雍和宫87
七、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87
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88
第三节 天津市及其主要游览地88
一、天津市88
二、独乐寺88
三、盘山风景名胜区88
四、水上公园、文庙、大沽口炮台89
第四节 河北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89
一、秦皇岛市89
二、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89
三、野三坡风景名胜区90
四、苍岩山风景名胜区90
五、其他90
第五节 山东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91
一、济南91
二、青岛91
三、泰山风景区91
四、孔府、孔庙、孔林92
五、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92
第六节 山西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93
一、太原93
二、大同93
三、五台山风景区93
四、恒山风景区94
第七节 河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94
一、洛阳94
二、开封94
三、嵩山风景区95
四、王屋山——云台风景名胜区95
第八节 陕西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96
一、西安96
二、骊山风景区96
三、华山风景区97
思考与练习97
第十一章 华东旅游区98
第一节 概况98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98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99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路线100
第二节 上海市及其主要游览地101
一、上海101
二、豫园101
三、外滩101
第三节 江苏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02
一、南京102
二、苏州102
三、太湖风景名胜区103
四、苏州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103
五、云台山104
第四节 浙江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04
一、杭州104
二、绍兴105
三、西湖105
四、大禹陵和大禹庙105
五、莫干山105
六、普陀山106
七、雁荡山106
八、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106
第五节 安徽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06
一、合肥106
二、歙县107
三、黄山107
四、九华山107
五、齐云山107
六、琅琊山108
七、西递、宏村古村落108
第六节 江西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08
一、南昌108
二、景德镇108
三、庐山109
四、滕王阁109
五、井冈山109
六、龙虎山109
思考与练习110
第十二章 华中旅游区111
第一节 概述111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111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12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路线112
第二节 湖北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13
一、武汉113
二、赤壁之战遗址和东坡赤壁114
三、武当山114
四、神农架林区114
第三节 湖南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15
一、长沙115
二、岳阳115
三、韶山115
四、衡山116
五、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16
第四节 重庆市及其主要游览地116
一、重庆116
二、大足石刻117
三、缙云山风景名胜区117
四、四面山117
第五节 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117
一、峡谷景观118
二、古迹遗址118
三、现代水利工程118
思考与练习119
第十三章 华南旅游区120
第一节 概况120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120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21
三、旅游分区和旅游线路123
第二节 广东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124
一、广州124
二、深圳124
三、珠海125
四、肇庆星湖风景区125
五、西樵山风景区125
第三节 福建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126
一、福州126
二、闽南金三角地区126
三、武夷山风景区128
四、金湖风景区128
五、海坛风景区128
第四节 海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区129
一、海口129
二、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区129
三、五指山风景区130
第五节 港澳地区主要游览地130
一、香港130
二、澳门131
第六节 台湾省主要游览地132
一、台北风景区132
二、台中风景区132
三、台南风景区133
四、台东风景区133
思考与练习133
第十四章 西北旅游区134
第一节 概述134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134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35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路线136
第二节 甘肃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36
一、兰州136
二、敦煌莫高窟137
三、麦积山石窟137
四、嘉峪关137
五、鸣沙山——月牙泉137
六、拉卜楞寺137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38
一、乌鲁木齐138
二、吐鲁番138
三、喀什138
四、天池138
五、楼兰古城遗址139
六、喀纳斯湖139
七、克孜尔千佛洞139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39
一、银川139
二、西夏王陵139
三、海宝塔140
四、须弥山石窟140
五、沙波头140
六、沙湖140
第五节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41
一、呼和浩特141
二、成吉思汗陵141
三、呼伦贝尔湖141
四、阿尔山温泉141
五、王当召141
六、响沙湾142
七、草原旅游地142
思考与练习142
第十五章 西南旅游区143
第一节 概述143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143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44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路线144
第二节 四川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45
一、成都145
二、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名胜区146
三、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146
四、黄龙——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46
五、广汉三星堆147
第三节 云南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47
一、昆明147
二、大理147
三、丽江古城148
四、西双版纳148
五、路南石林148
六、腾冲火山群148
七、三江并流149
第四节 贵州省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49
一、贵阳149
二、凯里149
三、黄果树瀑布149
四、织金洞和龙宫150
五、梵净山150
六、遵义会议会址150
七、马岭河150
第五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城市与主要游览地150
一、南宁150
二、桂林151
三、柳州151
四、北海152
五、花坪自然保护区152
六、程阳风雨桥152
七、花山152
思考与练习152
第十六章 青藏高原旅游区154
第一节 概况154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154
二、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155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路线157
第二节 西藏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157
一、拉萨157
二、日喀则158
三、雅砻河风景名胜区158
第三节 青海省重要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158
一、西宁158
二、青海湖风景区159
思考与练习159
附录161
附录一 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161
附录二 中国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62
附录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67
附录四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168
一、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54个)168
二、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68个)168
附录五 66家通过5A级旅游景区试点验收单位公示名单168
参考文献170
热门推荐
- 1628328.html
- 2460402.html
- 2107741.html
- 3868751.html
- 449029.html
- 806685.html
- 708658.html
- 600673.html
- 1349926.html
- 3488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9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4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1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5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2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2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6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4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