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头颈部疾病影像鉴别诊断【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头颈部疾病影像鉴别诊断
  • 李文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5978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296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头部-疾病-影像诊断;颈-疾病-影像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头颈部疾病影像鉴别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颅底1

第一章 影像学解剖鉴别诊断1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1

一、前颅底1

二、中颅底2

三、后颅底6

四、枕大孔区9

第二节 发育异常和先天畸形11

一、扁平颅底11

二、颅底凹陷11

三、寰枕融合12

四、颅裂及脑膜脑膨出12

五、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3

第二章 影像学部位鉴别诊断15

第一节 颅前窝15

一、起源于颅外而累及颅前窝的病变15

二、颅前窝本身的病变18

三、颅内病变累及前颅底23

第二节 颅中窝25

一、感染和炎性病变26

二、原发性肿瘤28

三、转移性病变38

四、鞍区病变44

五、海绵窦区50

六、眶上裂、蝶骨大翼区55

第三节 颅后窝60

一、颈静脉孔区病变60

二、颈静脉孔区非肿瘤性病变63

第四节 枕大孔区65

一、颈延髓肿块66

二、髓前硬膜下肿块68

三、髓后硬膜下肿块69

四、硬膜外肿块70

第三章 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73

第一节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有关征象73

一、肿物形成73

二、弥漫性病变73

三、沿孔道生长75

第二节 肿块内部结构有关征象75

一、钙化及骨化75

二、肿块内血管影75

三、囊变坏死76

第三节 骨结构有关征象76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78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78

一、CT78

二、MRI78

三、X线78

第二节 检查方法的比较78

第三节 检查方法的选择79

一、CT79

二、MRI80

三、DSA80

四、X线80

第二篇 眼和眼眶83

第一章 影像学解剖鉴别诊断83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83

一、X线83

二、超声87

三、CT89

四、MRI93

第二节 发育变异和先天畸形96

一、先天性无眼球、小眼球畸形并眼眶囊肿96

二、视神经发育不全或缺损97

三、视盘缺损97

四、牵牛花综合征98

五、狭颅症98

六、颅面骨发育不全99

七、面眶距离增宽99

八、眶上裂变异100

九、先天性眼外肌变异101

十、先天性青光眼101

十一、泪道发育不全101

第三节 眶骨骨折102

第二章 影像学部位鉴别诊断105

第一节 眶隔前105

一、蜂窝织炎105

二、皮样囊肿105

三、淋巴瘤108

第二节 眼球病变110

一、肿瘤110

二、炎症126

三、内膜剥脱127

四、先天性疾病131

第三节 眼眶133

一、眶壁133

二、骨膜下间隙136

三、肌锥外间隙139

四、肌锥147

五、肌锥内间隙153

六、视神经复合体156

第四节 泪器163

一、泪腺163

二、鼻泪管167

第三章 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171

一、眼眶形态改变(眼眶畸形)171

二、两眼分离过远(眼距过远)171

三、两眼分离过近(眼距过近)171

四、单侧性突眼171

五、双侧性突眼172

六、大眼眶172

七、小眼眶或小视神经管173

八、眶上裂增宽173

九、眶上裂狭窄174

十、视神经管扩大或破坏174

十一、眼眶骨质侵蚀或破坏174

十二、眼眶骨质增生或硬化175

十三、眶内钙化175

十四、眶内积气176

十五、眶内肿块占位176

十六、侵入眼眶病变176

十七、眶内血肿177

十八、眼外肌增大177

十九、眼球内膜剥离177

二十、幼儿眼球内常见疾病177

二十一、成人眼球内常见疾病178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179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179

一、X线179

二、CT179

三、超声和MRI179

第二节 检查方法的比较179

第三节 检查方法的选择180

一、眼眶内肿块180

二、眶颅沟通性病变180

三、眶内富血管性病变180

四、眶内异物181

五、肌锥肥大181

六、视神经复合体182

七、泪腺疾病182

八、鼻泪管疾病182

九、眼眶骨折183

十、眼眶炎症183

十一、眼眶肿瘤183

第三篇 耳和颞骨185

第一章 影像学解剖鉴别诊断185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185

一、X线185

二、CT186

三、MRI190

第二节 发育变异和先天畸形192

一、外耳道骨性闭锁192

二、中耳发育变异和畸形193

三、内耳发育变异和畸形197

四、面神经管畸形201

第二章 影像学部位鉴别诊断203

第一节 外耳道203

一、炎症203

二、肿瘤208

第二节 中耳210

一、鼓室病变210

二、听小骨病变222

三、乳突窦病变223

四、乳突气房病变224

五、咽鼓管病变225

第三节 内耳229

一、迷路炎229

二、耳硬化症230

三、神经鞘瘤231

四、迷路脑膜瘤234

第四节 面神经管234

一、面神经肿瘤234

二、慢性中耳乳突炎236

第五节 岩锥尖237

一、囊性病变237

二、岩尖炎240

三、实性病变241

四、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243

五、岩尖脑膨出243

第六节 茎突病变245

第三章 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247

一、外耳道内软组织肿块247

二、中耳(鼓室)腔内软组织肿块247

三、面神经管破坏248

四、膜迷路MRI异常信号248

五、岩尖部肿块248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249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249

二、检查方法的比较249

三、检查方法的选择249

第四篇 鼻和鼻旁窦253

第一章 影像学解剖鉴别诊断253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253

一、X线253

二、CT254

三、MRI258

第二节 发育变异和先天畸形259

一、鼻旁窦发育变异259

二、其他鼻结构发育变异261

三、鼻中线囊肿与瘘管262

四、先天性鼻孔闭锁262

五、先天性鼻腔狭窄和闭锁263

六、脑膜或脑膜脑膨出263

七、其他鼻结构先天畸形264

第三节 骨折264

一、鼻骨、鼻中隔骨折264

二、鼻旁窦骨折264

第二章 影像学部位鉴别诊断266

第一节 鼻腔266

一、异物266

二、鼻石266

三、鼻腔牙266

四、泡状鼻甲黏液囊肿266

五、鼻甲结核266

六、鼻甲结节病267

七、Wegener肉芽肿267

八、子宫内膜异位症267

九、鼻腔前庭囊肿267

十、血管瘤267

十一、内翻性乳头状瘤267

十二、神经鞘瘤268

十三、纤维瘤268

十四、鼻内脑膜瘤269

十五、鼻腔神经胶质瘤270

十六、鳞状细胞癌270

十七、恶性淋巴瘤271

十八、腺样体肥大272

十九、托伦瓦尔特囊肿272

第二节 鼻中隔272

一、鼻中隔偏曲272

二、鼻中隔骨刺272

三、鼻中隔血肿273

第三节 鼻旁窦273

一、炎性疾病273

二、良性肿瘤280

三、恶性肿瘤289

四、肿瘤样疾病301

第三章 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314

第一节 外鼻发育异常鉴别诊断314

一、鼻骨鉴别诊断315

二、鼻中线软组织肿块鉴别诊断315

三、鼻前庭处囊性肿块鉴别诊断316

第二节 鼻腔发育异常鉴别诊断316

一、鼻中隔317

二、鼻甲318

三、鼻黏膜319

四、鼻道319

第三节 鼻旁窦发育异常鉴别诊断321

一、上颌窦321

二、额窦326

三、蝶窦326

四、筛窦326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328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328

一、X线328

二、CT328

三、MRI328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328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329

一、先天性畸形329

二、骨折329

三、炎性病变329

四、息肉、囊肿330

五、良、恶性肿瘤330

第五篇 咽喉部333

第一章 影像学解剖鉴别诊断333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333

一、鼻咽部333

二、口咽部336

三、喉及喉咽部339

第二节 发育变异和先天畸形344

一、鼻咽部344

二、口咽部347

三、喉及喉咽部349

第三节 喉及喉咽功能352

一、正常生理功能352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352

三、功能障碍354

第二章 影像学部位鉴别诊断357

第一节 鼻咽部357

一、鼻咽癌358

二、纤维血管瘤366

三、非霍奇金淋巴瘤368

四、恶性肉芽肿370

五、横纹肌肉瘤371

六、脊索瘤373

七、脑膜瘤373

八、转移瘤376

九、腺样体肥大377

十、慢性炎症378

十一、神经鞘瘤379

十二、良性小涎腺肿瘤380

十三、颈动脉体瘤381

十四、脂肪瘤383

十五、转移淋巴结383

十六、感染(蜂窝织炎和脓肿)384

十七、感染后潴留囊肿387

十八、咬肌血管瘤388

第二节 口咽部388

第三节 喉及喉咽部391

一、喉部炎症391

二、喉脓肿392

三、喉乳头状瘤393

四、喉血管瘤395

五、喉癌396

六、喉咽癌399

第三章 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407

第一节 咽部实质性肿块鉴别诊断407

第二节 咽部囊性肿块鉴别诊断412

第三节 颅底骨质破坏常见咽部疾病的鉴别诊断414

第四节 喉部结节状病灶鉴别诊断418

第五节 鼻咽常见疾病MRI信号鉴别420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422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422

一、X线422

二、喉咽部造影422

三、CT422

四、MRI423

第二节 检查方法的比较423

一、X线423

二、造影423

三、CT424

四、MRI430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432

一、X线432

二、造影432

三、CT432

四、MRI433

第六篇 口腔和颌骨437

第一章 影像学解剖鉴别诊断437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437

一、牙及牙周组织437

二、颌骨442

三、涎腺和周围间隙445

四、颞下颌关节447

五、口底和舌449

六、颞下窝449

第二节 发育变异和先天畸形450

一、牙及牙周组织450

二、颌骨455

三、涎腺457

第三节 骨折和脱位457

一、牙及牙周组织457

二、颌骨骨折459

第二章 影像学部位鉴别诊断462

第一节 牙体疾病462

一、龋齿462

二、牙髓钙变462

三、牙内吸收463

第二节 牙周、牙根尖周病变464

一、牙周疾病464

二、牙根尖周病变465

第三节 颌骨疾病468

一、骨折468

二、炎症468

三、颌骨囊肿472

四、颌骨常见良性牙源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481

五、骨源性及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肿瘤样病变488

第四节 涎腺和周围间隙497

一、涎石病497

二、涎瘘498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499

四、慢性复发性腮腺炎500

五、涎腺脓肿500

六、干燥综合征502

七、嗜酸性淋巴肉芽肿502

八、涎腺肿瘤504

第五节 颞下颌关节疾病513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513

二、颞下颌感染性关节炎514

三、颞下颌关节强直515

四、颞下颌关节骨瘤516

第六节 口底和舌疾病518

一、口底癌518

二、舌癌518

三、舌淋巴瘤520

四、牙龈癌520

五、腭部小涎腺多形性腺瘤520

第七节 颞下窝疾病523

一、颞下窝脓肿523

二、横纹肌肉瘤524

第三章 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525

第一节 颌骨单房疾病525

第二节 颌骨多房疾病527

第三节 局部溶骨性破坏疾病529

第四节 局部骨质增生硬化疾病530

第五节 涎腺实质性肿块532

第四章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535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535

一、X线535

二、超声535

三、CT535

第二节 检查方法的比较535

第三节 检查方法的选择536

一、牙和牙周组织病变536

二、颌骨外伤、炎症536

三、颌骨囊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537

四、涎腺肿瘤539

五、涎腺其他疾病540

六、颞下颌关节疾病541

七、口腔软组织疾病541

八、颞下窝疾病543

第七篇 颈部软组织547

第一章 影像学解剖鉴别诊断547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547

一、正常解剖547

二、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554

第二节 发育变异和先天畸形565

一、X线565

二、超声565

三、CT565

四、MRI566

五、核医学566

第二章 影像学部位鉴别诊断567

第一节 颈部脏器疾病567

一、甲状腺疾病567

二、甲状旁腺疾病594

三、颈段食管疾病601

四、颈段气管疾病610

第二节 颈部淋巴结疾病612

一、淋巴结结核612

二、淋巴结炎症614

三、淋巴结转移瘤614

四、淋巴瘤621

第三节 颈部大血管疾病625

一、动脉瘤625

二、颈静脉血栓形成626

三、颈部大血管其他病变627

第四节 颈部先天性疾病630

一、淋巴管瘤630

二、血管瘤632

三、血管畸形635

四、腮裂窦道、瘘管或囊肿635

五、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639

第五节 颈部肌肉病变641

一、急性钙化性椎前腱炎641

二、侵袭性纤维瘤病642

三、肌肉转移瘤642

四、咀嚼肌肌肉萎缩644

第六节 颈部神经源肿瘤和副神经节瘤645

一、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645

二、副神经节瘤648

第七节 脂肪类疾病654

一、脂肪瘤654

二、脂肪肉瘤656

三、Madelung病(脂肪过多症)656

第八节 颈深部间隙感染性疾病659

一、扁桃体周围炎症和脓肿659

二、咽后间隙感染和脓肿660

三、咽旁间隙感染和脓肿661

四、颌下和舌下间隙感染662

第九节 颈部间隙病变664

一、舌骨上颈部间隙664

二、舌骨下颈部间隙668

第三章 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670

第一节 脏器疾病670

一、甲状腺670

二、甲状旁腺675

三、颈段食管676

四、颈段气管肿瘤677

第二节 淋巴结疾病678

一、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678

二、颈部良性淋巴结和淋巴结转移癌的CT鉴别诊断678

三、颈部良性淋巴结和淋巴结转移癌的MRI鉴别诊断678

四、淋巴结钙化678

第三节 颈部肿块679

一、颈部实性肿块的鉴别诊断679

二、颈部囊性肿块的鉴别诊断679

第四章 检查方法比较影像学682

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682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682

一、甲状腺682

二、甲状旁腺683

三、食管异物684

四、食管憩室685

五、食管肿瘤685

六、气管系统685

七、淋巴系统685

八、血管病变686

九、先天性疾病686

十、肌肉病变688

十一、神经源肿瘤和副神经节瘤688

十二、脂肪类病变688

十三、颈深部感染688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688

一、甲状腺688

二、甲状旁腺689

三、颈段食管689

四、颈段气管689

五、颈段淋巴结689

六、颈段大血管689

七、颈部淋巴管瘤和血管瘤689

八、颈部血管畸形689

九、腮裂囊肿689

十、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689

十一、颈部肌肉病变689

十二、颈部神经源肿瘤和副神经节瘤689

十三、颈部脂肪类病变690

十四、颈深部间隙感染6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