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海省志:军事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青海省志:军事志
  •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2501913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15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1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海省志:军事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9

第一篇 军事地理88

第一章 自然地理88

第一节 地形88

一、地形特征88

二、地貌类型89

三、区域地形90

四、主要山脉91

五、谷地、盆地96

第二节 植被99

一、主要特征99

二、植被类型100

三、区域植被102

第三节 土壤、岩石103

一、主要特征103

二、土壤、岩石类型104

三、区域土壤、岩石104

第四节 气候106

一、气候特征及季节划分106

二、气候类型区107

三、气象因素108

四、高空气象116

第五节 水文118

一、地表水118

二、地下水124

三、水源水质125

第六节 自然灾害125

一、地质灾害126

二、气象灾害126

三、环境灾害128

第二章 战争潜力129

第一节 自然资源129

一、能源129

二、矿产130

三、土地131

四、野生动植物131

第二节 人文资源132

一、经济条件132

二、科教文卫135

三、社会条件139

第三章 交通运输143

第一节 古代交通143

一、古道143

二、古桥、古渡145

第二节 铁路运输146

一、铁路干线146

二、铁路支线147

第三节 公路运输147

一、公路干线147

二、公路桥梁149

三、公路运力151

第四节 航空运输151

一、航线151

二、航空港152

第五节 其他运输152

一、水运152

二、畜运153

三、管运153

第六节 交通枢纽153

第四章 军事要地155

第一节 重镇155

一、城市155

二、城镇156

第二节 隘口158

一、峡谷158

二、山口159

第三节 古代军事设施161

一、关隘161

二、要塞161

三、城堡162

四、古战场166

第二篇 军事体制173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军事体制173

第一节 两汉时期173

一、西汉173

二、东汉174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75

一、三国、两晋及十六国175

二、南北朝176

第三节 隋唐时期177

一、隋177

二、唐178

第四节 宋金夏元时期179

一、宋179

二、金、西夏180

三、元181

第五节 明代182

第六节 清代184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军事体制189

第一节 青海建省前189

一、军署189

二、部队192

第二节 青海建省后194

一、省保安处195

二、部队201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事体制215

第一节 青海省军区216

一、省军区机关216

二、军分区、人民武装部229

三、省军区部队265

第二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省总队279

第三篇 兵役287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兵役287

第一节 两汉时期287

一、西汉287

二、东汉288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89

一、三国、两晋及十六国289

二、南北朝289

第三节 隋唐时期290

一、隋290

二、唐290

第四节 宋金夏元时期291

一、宋291

二、金、西夏292

三、元292

第五节 明代293

第六节 清代296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兵役298

第一节 募兵制298

第二节 征兵制299

一、兵役法规299

二、征兵300

三、学生军训306

第三节 民族部落兵役307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兵役308

第一节 兵役机构308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308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309

一、宣传贯彻《兵役法》310

二、义务兵的征集312

第四节 兵役制度改革320

一、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320

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321

第五节 退出现役与优抚324

一、志愿兵复员、转业324

二、义务兵复员325

三、干部复员、转业、离休、退休326

四、优抚327

第四篇 驻军331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驻军331

第一节 两汉时期331

一、西汉331

二、东汉331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32

一、三国、两晋及十六国332

二、南北朝333

第三节 隋唐时期333

一、隋333

二、唐334

第四节 宋金夏元时期337

一、宋337

二、金、西夏338

三、元339

第五节 明代339

第六节 清代340

一、西宁等镇长期驻军340

二、西宁等镇短期防兵和备军346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驻军349

第一节 青海建省前349

第二节 青海建省后351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驻军354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354

一、第一军354

二、80306部队363

三、步兵第五十五师367

四、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369

五、84906部队377

六、兰州军区后勤干部训练大队380

七、工程兵部队380

八、驻青海军事办事处382

九、农建、林建部队383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387

一、铁道兵第七师387

二、铁道兵第十师389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392

一、87344部队392

二、86389部队392

三、86397部队392

第四节 国防科研工业单位393

一、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393

二、国防工业单位394

第五篇 重大军事活动399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重大军事活动399

第一节 两汉魏晋诸王朝与青海羌人之间的战事399

一、西汉399

二、东汉401

三、三国、两晋405

第二节 南凉时期的主要战事406

一、秃发乌孤时期406

二、秃发傉檀时期407

第三节 吐谷浑时期的主要战事410

一、十六国410

二、北朝411

三、隋、唐414

第四节 唐与吐蕃间的主要兵事416

一、唐前期416

二、唐后期420

第五节 宋金夏元时期的主要战事423

一、北宋、西夏423

二、南宋、金、西夏427

三、蒙、元429

第六节 明代的主要战事430

一、明军征讨曲先卫之战430

二、西海蒙古的战事431

三、明末农民起义军鏖兵西宁435

第七节 清代的主要战事436

一、清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战436

二、撒拉族、回族反清的战事439

三、藏族部落北迁与清廷反迁移之战442

四、清军镇压丹噶尔暴动与元山尔起义之战444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重大军事活动446

第一节 青海建省前的主要战事446

一、平定吕光复辟事件446

二、马麒对藏族、蒙古族的武力征服447

三、反国民军西进的“河湟事变”451

第二节 青海建省后的主要兵事453

一、青藏玉树之战453

二、拒阻孙殿英西进青海之战456

三、中国工农红军与青马军的战事458

四、青马军骑兵师赴中原抗日467

五、马步芳派兵镇压各族人民抗暴斗争469

六、青马军内部的两次兵变478

七、中国人民解放军与青马军的战事480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青海484

一、兰州战役歼灭青马军主力484

二、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宁486

三、青海各地相继解放487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大军事活动491

第一节 建立人民政权 改造青马军官491

一、协助建立各级政权491

二、对青马军官的改造492

第二节 配合西南军区部队进军西藏494

一、修筑青藏公路(湟源至玛多黄河沿)495

二、骑兵支队参加昌都战役496

三、护送第十世班禅进藏496

第三节 清剿残匪,巩固政权498

一、残匪情势498

二、剿匪政策500

三、军事清剿501

第四节 修筑青藏公路510

第五节 平息部分地区反革命武装叛乱513

一、反革命武装叛乱的酝酿及爆发513

二、平叛方针政策515

三、平息武装叛乱518

四、平叛期间捕歼美蒋空投特务的战斗532

第六节 铁道兵修筑青藏铁路534

第六篇 军队训练、管理541

第一章 军队训练541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军队训练541

一、两汉541

二、隋、唐541

三、宋代544

四、明代544

第二节 清代的军队训练545

一、训练督导545

二、阵列训练546

三、兵器训练546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军队训练548

一、训练机构548

二、军官训练549

三、部队训练553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训练55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训练554

二、正规化建设时期的训练557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训练565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训练570

第二章 军队管理579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军队管理579

一、汉、唐、宋代579

二、明代581

第二节 清代的军队管理584

一、军功升赏584

二、军令585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军队管理教育586

一、长官专制587

二、官兵相制587

三、以惩代管588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管理教育588

一、贯彻条令条例589

二、作风纪律养成592

三、安全防范工作597

四、武器装备管理600

五、基层管理教育602

第七篇 政治工作609

第一章 第一兵团解放青海时的政治工作609

第一节 政治动员609

第二节 执行民族政策610

第三节 瓦解敌军612

第二章 青海省军区暨驻军部队的政治工作614

第一节 组织工作614

一、省军区党代表大会614

二、党组织和共产党员616

三、党的教育和整顿621

四、党的纪律检查工作623

五、共青团建设626

六、立功创模629

第二节 干部工作634

一、任用调配634

二、培养教育637

三、评定职级639

四、授衔授勋640

五、转业复员、离退休641

六、福利工作642

第三节 政治教育644

一、政治理论教育644

二、时事政策教育647

三、经常性思想教育651

第四节 文化工作655

一、科学文化教育655

二、部队文体活动658

三、新闻报道664

第五节 政法工作665

一、安全保卫665

二、军事检察院668

三、军事法院669

第六节 群众工作671

一、参加地方工作671

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673

三、开展双拥共建活动679

四、维护军政军民团结682

第三章 平叛中的政治工作684

第一节 平叛部队的政治工作684

一、平叛性质教育684

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685

三、政策、纪律教育685

四、加强党的领导685

第二节 争取瓦解叛匪工作686

第三节 平叛中的群众工作687

第八篇 军队后勤691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军队后勤691

第一节 俸饷691

一、武职官员俸饷(薪)691

二、兵士粮饷695

三、战时官兵行粮697

四、恤赏698

第二节 军粮699

一、屯田699

二、转运702

第三节 马政703

一、汉至元703

二、明代704

三、清代706

第四节 兵器708

一、远古至南北朝708

二、隋、唐、宋、元709

三、明代710

四、清代711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军队后勤713

第一节 后勤机构713

一、管理机构713

二、生产机构714

第二节 军需714

一、军需来源714

二、军费支出716

第三节 薪饷718

第四节 军队服装721

第五节 武器722

第六节 军马724

一、军马场724

二、军马调用725

第七节 医疗卫生726

第八节 军事运输727

第三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729

第一节 后勤机关730

一、省军区后勤机构730

二、军分区后勤机构732

三、独立师后勤机构733

第二节 供应体制733

第三节 后勤训练734

第四节 财务工作736

一、经费供应736

二、工资、津贴737

三、财务管理751

第五节 军需勤务755

一、被装供应755

二、给养工作761

第六节 审计771

第七节 医疗卫生773

一、医疗机构773

二、卫生防疫774

三、医疗工作776

四、医疗科研777

五、卫生保健778

六、药材供应779

七、兽医勤务780

八、计划生育780

第八节 军事运输781

一、公路运输782

二、油料工作785

三、铁路运输786

四、交通战备787

第九节 基建营房788

一、营产789

二、管理791

三、绿化792

第十节 军械工作793

一、军械供应794

二、军械管理794

三、军械修理795

第十一节 军队生产796

一、军农生产796

二、军工生产798

三、副业生产798

第十二节 平叛作战后勤保障799

一、战勤机构799

二、物资保障802

三、运输保障804

四、卫勤保障807

五、支前工作812

第九篇 民众武装817

第一章 清代以前的民众武装817

第一节 宋代817

第二节 明代818

一、归德民兵818

二、西宁马户818

三、土兵、部落兵818

第三节 清代819

一、归(贵)德民兵819

二、团练、乡勇820

三、土兵821

四、藏族兵、蒙古族兵823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众武装824

第一节 组织824

一、保安民团824

二、壮丁、国民兵824

三、藏族、蒙古族部落武装825

四、土兵826

第二节 训练827

一、保安团队训练827

二、壮丁、国民兵训练828

三、土兵、部落武装训练828

第三节 民团的使用829

一、阻击北上的中国工农红军829

二、阻击工农红军西路军829

三、服劳役或被编入正规军830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兵831

第一节 组织建设831

一、领导体制831

二、民兵组织832

三、征召演练838

第二节 政治工作839

一、政治教育839

二、政治审查841

三、干部队伍843

四、战时政治工作844

第三节 军事训练845

一、干部训练845

二、连队训练846

三、专业技术分队训练847

四、考核验收849

五、训练保障850

第四节 武器装备853

一、配备使用853

二、仓库建设855

三、管理维修856

第五节 民兵作用858

一、参战执勤858

二、维护治安865

三、经济建设869

四、抢险救灾878

第十篇 人民防空885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防空885

第一节 防空组织885

第二节 侵华日军空袭西宁886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防空887

第一节 组织机构887

一、领导机构888

二、办事机构890

三、主要任务892

第二节 人防教育895

第三节 人防专业队伍897

一、编组897

二、训练899

第四节 人防工程900

第五节 防空战备902

一、通信报警902

二、防空预案903

三、防空演习903

四、人防科研和学术研究905

第六节 人防经费、物资905

一、经费来源及使用905

二、物资来源及使用906

第十一篇 军事人物909

第一章 人物传909

第一节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909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920

第三节 明清时期933

第四节 中华民国时期950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960

第二章 人物录978

第一节 历任护羌校尉名录978

第二节 历任鄯州都督名录981

第三节 历任陇右节度使名录982

第四节 清代青海地区主要武职职官名录984

第五节 民国时期青海省部分将级军官名录988

第六节 青海省军区已故师职干部名录993

第三章 人物表1006

第一节 留居青海的工农红军西路军老战士名录表1006

第二节 革命烈士名录表1030

第三节 英模名录1096

一、模范单位1096

二、模范个人1101

第四节 高级专业技术干部名录表1105

附录1113

一、历史文献摘录1113

二、碑文选辑1142

三、军事诗文选录1147

四、1996~2000年青海省军区大事纪略1149

1996~2000年青海省军区重大军事活动图片1155

附图1155

后记11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