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徘徊古董长河【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徘徊古董长河
  • 朱宁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ISBN:978780150624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文物-考古-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徘徊古董长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华夏历代绘画瑰宝早期绘画珍品和名画家1

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1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2

随葬“铭旌”战国帛画3

俭朴率真的汉墓壁画4

写实生动的汉画像砖与画像石6

丰富瑰丽的汉墓帛画7

两汉时期的著名画家8

文化融合中的两晋南北朝9

嘉峪关墓室壁画11

敦煌莫高窟壁画13

“佛画祖师”曹不兴15

旷代绝笔卫协、张墨16

东晋画坛“三绝”顾恺之16

南朝梁元帝与《职贡图》20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21

多才多艺的戴逵22

“一笔画”师陆探微23

“疏体”大师张僧繇23

南朝其他画家25

北朝的画家25

题材多样的隋唐五代绘画26

中唐以后的人物画28

独立发展的花鸟画29

五代时的人物画30

写实五代花鸟画31

隋代的著名画家32

初唐大画家——阎立本33

吴道子及其画派36

山水画画家40

李思训41

泼墨山水41

画马名家曹霸和韩幹42

张萱的仕女画43

“衣裳劲简”的周防44

五代山水画家荆浩46

西蜀画院及画家48

南唐画院及画家50

派系纷呈的宋元时期绘画53

宋、辽、金、元的宗教壁画54

宋代写实的风俗画56

元代的人物画56

十二世纪的人物故事画58

画院的山水画59

“龙眠居士”李公麟60

马、夏的山水画63

李成、范宽及其他山水画家65

北宋名家崔白、郭熙68

苏轼、米芾等文人学士画70

赵佶的绘画作品72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74

南宋著名人物画家76

武宗元和《朝元仙仗图卷》78

李唐的人物画和山水画79

梁楷和法常的水墨画80

钱选等花鸟画家81

元代文人画家赵孟頫83

山水画家“元四大家”84

崇尚个性的明清绘画新风89

戴进、吴伟等浙派画家90

吴派的沈周、文征明及唐寅93

“临摹古画名手”仇英96

明末的吴派画家及董其昌98

“四王、吴、恽”102

陈洪绶的人物画105

石涛等山水画家106

个性张扬的扬州八怪108

清末海派画家任颐和吴昌硕111

第二章 华夏书法篆刻珍藏书法名家与书法珍品113

最古老书的书体——甲骨文113

“尚意”典型——散盘铭114

虢季子白盘铭114

承前启后的侯马盟书115

纵横飞扬战国楚帛书115

整饬趋圆的秦公簋铭116

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117

书法先驱李斯118

动合神功的蔡邕119

超妙入神钟繇书法120

王羲之和《兰亭序》122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123

欧阳询三十六法124

李世民和《温泉铭》126

孙过庭和《书谱》127

张旭和《肚痛帖》128

“颜体”之祖颜真卿129

柳公权和《神策军碑》131

“狂草”书家怀素133

“结体短肥”苏轼书法135

冰寒于水米颠书137

浑厚端庄蔡襄书法140

元朝第一书人赵孟頫143

渊源合一董其昌146

任逸不羁唐寅149

品类繁多的先秦古玺150

浑朴自然的秦印153

成熟完善的汉印155

略显草率的魏晋南北朝印158

隋唐五代首创九叠文官印159

别开生面的宋代官印160

小篆入印宋代私印161

汉蒙两分的元代印162

仅存实用的明清官印163

文人参篆的斋馆别号印163

新奇生动的花押书印164

“意与古会”邓石如164

吴让之“以书入印”165

“四绝”篆刻大师赵之谦167

一代治印宗师吴昌硕169

独辟蹊径的黄牧甫170

刀法稳健的汪关172

“晴窗一日几回看”林皋172

嗜古成癖的沈凤173

浙派篆刻祖师丁敬173

我行我法的黄易174

“秋声馆主”奚冈174

“驰神运思”赵之琛175

古意弥漫的钱松嵒175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徐三庚176

“晚翠亭长”胡镢176

文彭创诗句入印177

印风生辣苍浑的何震177

“深得酒仙三昧”苏宣178

第三章 华夏玉器文化大观华夏玉器种类集萃179

礼仪之邦多礼玉179

玉璧180

玉琮183

玉圭185

玉璋186

玉琥187

玉璜189

玉器鳌头佩饰玉器191

玉组佩192

出廓饰璧194

玉冲牙196

玉玦197

玉环199

带钩200

玉蝉佩202

翁仲,司南203

刚卯,严卯205

玉管饰,玉勒子206

龙形佩、凤鸟佩206

人物佩209

动物佩211

植物花果佩214

玉剑具215

玉带板216

其他玉佩饰218

器皿类、用具类玉器218

玉杯221

玉壶222

玉匜223

玉碗223

玉樽,玉卮224

玉瓶225

玉鼎,玉炉226

玉文具227

玉发具228

玉斧、玉钺229

玉刀,玉镰229

玉锥,玉戈、玉矛230

观赏、陈设玉雕230

玉牌饰231

玉山子232

明清玉山子232

春水秋山玉233

玉如意234

玉炉顶235

帝玉专用玉器236

玺印236

玉册237

古代治玉大师238

江皓臣241

第四章 华夏名窑名瓷典藏华夏名窑出名瓷242

隋唐越窑——中国古代最早的窑口242

越窑秘色瓷243

“白如雪”的邢窑瓷器243

“釉下彩瓷”长沙窑244

五大名窑之定窑244

汝器釉泡如晨星246

“百圾碎”哥窑247

官窑:宫廷“御制窑”248

窑变釉色的钧窑249

纹饰富丽的耀州窑250

龙泉窑釉葱翠如玉251

画艺于一身磁州窑253

磁州窑白瓷254

磁州窑黑瓷254

磁州窑加彩器254

条件优越的景德镇窑255

釉下彩绘吉州窑256

辽瓷名窑上京窑257

金人大瓷窑萧窑258

“脱口郎不流”康熙郎窑259

华夏名瓷珍品收藏260

清丽雅致青花瓷260

青白素雅枢府瓷262

色泽鲜艳釉里红263

素犹积雪甜白瓷264

璀璨奇葩斗彩瓷266

清净淡雅素三彩267

雍容华贵珐琅彩268

庄重大方法华彩269

柔和纤细粉彩瓷270

历代紫砂名家名品271

玉壶春形注壶和紫砂提梁大壶271

金沙寺僧与制壶272

制壶大师供春273

明代制壶四名家278

“壶家妙手”时大彬278

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282

徐友泉塑牛从师283

明代紫砂别派艺人284

陈生陈生今绝伦290

曼生“十八壶式”293

清代其他紫砂名人298

清代制壶名家杨彭年302

“壶公”瞿应绍304

清末制壶名手黄玉麟305

清末紫砂艺人俞国良307

“冰心道人”程寿珍308

“紫砂英才”冯桂林309

第五章 华夏雕刻家具便览石雕工艺和罕见奇品313

寿山石雕313

青田石雕315

哈啦海红陶人头像316

哈啦海蚌制人面像(砗磲)317

骨雕人面像(嘎啦哈)318

石雕人面像(石范)318

木雕工艺和历代精品320

“雕花之乡”东阳木雕320

千年不大黄杨木322

一斧抵头凿龙眼木雕324

佛教徒青睐的余江木雕326

木雕之乡剑川木雕327

“木雕城”台湾木雕327

华夏历代家具精品329

石磨盘和棒329

彩绘木案330

朱绘图案331

当阳楚墓的漆俎331

彩绘木床332

荆门楚墓折叠床334

云纹卷耳几335

雕刻有足禁335

无足禁336

金银彩绘漆案337

透雕小座屏338

透雕四龙漆座屏339

云龙纹屏风340

三足凭几341

宴乐图漆案342

安阳张盛墓瓷椅343

高型案343

三彩陶榻343

高元珪墓壁画扶手椅344

青瓷翘头案344

孩儿卧榻枕345

印花三彩陶床345

四出头扶手椅346

罗锅枨桌346

银镜架346

黄花梨木六柱式架子床347

黄花梨罗汉床349

四出头官帽椅349

紫檀南官帽椅350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350

石面心长方木桌351

黄花梨兽面虎爪炕桌351

花梨包镶框瘿木门心大四件柜351

朱漆戗金团龙纹箱352

黄花梨衣架352

紫檀嵌螺钿云龙纹宝座353

紫檀描金双扶手大宝座353

黄花梨圈椅354

一统碑式靠背椅354

粉彩瓷屏太师椅355

黑漆描金绣墩355

黄花梨官皮箱355

紫檀木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355

雕漆大屏风356

华夏青铜重器鉴赏357

西周早青铜礼器357

二里头文化期:无纹饰简朴的358

二里冈文化期:平雕回旋纹的青铜器359

典型周铸铭时期青铜器362

龙纹铭文发达的春秋青铜器377

兵器发达的先秦青铜382

汉唐时期发达的铜镜385

妇好三联觑387

饕餮纹俎388

夔纹禁388

透雕夔龙纹禁389

青铜联禁大壶390

镂空蟠虺纹铜俎391

错金银青铜龙凤案391

伎乐铜屋393

虎噬牛祭案393

爵、提梁卣、方座簋394

簠、何尊、壶394

弥足珍贵的宣德铜炉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