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史 原书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美)埃里克·希雷(Eric Shiraev)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0149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97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心理学史-世界-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学史 原书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理解心理学的历史1
1.1 绪言2
1.1.1 我们研究什么2
1.1.2 重复的主题3
1.2 四类心理学知识3
1.2.1 科学知识4
1.2.2 大众信念6
1.2.3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6
1.2.4 法律知识7
1.2.5 四类知识的互动8
1.3 社会与心理学史9
1.3.1 资源9
1.3.2 社会气氛10
1.3.3 学术传统10
1.4 心理学史学12
1.4.1 同行评议12
1.4.2 争议的必然影响13
1.4.3 社会地位、社会名望和权力14
1.4.4 克服选择性注意:性别和种族15
1.5 理解心理学的历史17
1.5.1 误导性标签17
1.5.2 碎片化和标准化17
第2章 早期的心理学知识20
2.1 人类文明早期的心理学知识22
2.1.1 美索不达米亚22
2.1.2 古埃及23
2.2 希腊文明中的心理学知识23
2.2.1 早期的灵魂概念23
2.2.2 认知27
2.2.3 情绪和需求28
2.2.4 人类心理的生物学基础29
2.2.5 异常症状30
2.2.6 关于健康与道德行为的观点31
2.2.7 评价希腊人的影响32
2.3 印度和中国的心理学知识:非西方心理学传统的介绍32
2.3.1 印度教传统32
2.3.2 生命轮回33
2.3.3 思维和行为33
2.3.4 佛教传统34
2.3.5 自我35
2.3.6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心理学观点36
2.3.7 整体论与和谐37
2.4 第一个千年之交的心理学知识38
2.4.1 罗马人:哲学与科学中的心理学知识38
2.4.2 早期基督教传统:灵魂的不朽39
2.4.3 罪疚和罪恶的心理基础40
2.5 中世纪盛期知识的进一步发展(11世纪~14世纪)41
2.5.1 基督教神学: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声誉41
2.5.2 早期阿拉伯和伊斯兰文明中的心理学观点42
2.6 评价44
2.6.1 不要高估差异45
2.6.2 精神传统内积累的知识是有价值的45
2.6.3 欧洲和亚洲的哲学家有“独特思想”吗45
第3章 千年中期转型阶段的心理学:15世纪至18世纪末48
3.1 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的转型50
3.1.1 文艺复兴50
3.1.2 宗教改革51
3.1.3 科学革命51
3.2 千年中期的心理学:人们知道些什么52
3.2.1 科学知识52
3.2.2 宗教基础和民间的知识55
3.3 学者及其理论的影响57
3.3.1 认识论:理解心理经验57
3.3.2 勒内·笛卡儿:理性思考者和笛卡儿传统59
3.3.3 贝内迪克特·斯宾诺莎的一元论61
3.3.4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单子论62
3.3.5 托马斯·霍布斯的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62
3.3.6 约翰·洛克的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63
3.3.7 乔治·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64
3.3.8 发展中的英国经验主义:大卫·休谟65
3.3.9 发展中的联想主义:大卫·哈特莱67
3.3.10 连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伊曼努尔·康德68
3.4 法国的唯物主义与启蒙运动69
3.4.1 保罗-亨利·西里的唯物主义69
3.4.2 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70
3.4.3 拉·美特利的机械主义71
3.4.4 伏尔泰和卢梭的道德与社会发展72
3.5 评价72
3.5.1 社会氛围的变化72
3.5.2 个体成为关注的焦点73
3.5.3 知识依然主要靠猜测73
3.5.4 宗教观点依然占主导73
3.5.5 知识维护的社会秩序73
第4章 实验室里的心理学76
4.11 9世纪的变迁78
4.1.1 资源和基础设施78
4.1.21 9世纪的社会环境78
4.1.31 9世纪的学术传统78
4.1.4 人们对心理了解多少:概览79
4.2 生理学和哲学:两个学术流派82
4.2.1 精神哲学的影响82
4.2.2 生理学的影响83
4.3 早期心理学中的测量心理时间的测量85
4.4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88
4.4.1 德国有利的社会环境88
4.4.2 冯特在德国创建了一个实验室88
4.4.3 美国的实验室:对比一览90
4.4.4 德国和美国以外的实验室91
4.5 在实验室里:寻求自己身份的心理学93
4.5.1 威廉·冯特的观点93
4.5.2 冯特同时代人提出实证心理学96
4.5.3 构造主义在美国98
4.5.4 美国心理学会:开端99
4.6 评价101
4.6.1 一条不容易的道路101
4.6.2 来自实证研究的推动101
4.6.3 一个集体的创造102
4.6.4 心理学实验室和组织102
第5章 20世纪初的心理学与大众社会104
5.1 社会和文化景观106
5.1.1 现代大众社会106
5.1.2 社会氛围的变化106
5.2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展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108
5.2.1 科学探索108
5.2.2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109
5.2.3 更多的心理学家成为实践者109
5.3 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心理学110
5.3.1 人们所知道的:科学知识110
5.3.2 大众信念110
5.3.3 价值观110
5.3.4 法律知识111
5.4 机能主义心理学:联结个体与社会环境112
5.4.1 威廉·詹姆斯关于精神现象的观点112
5.4.2 作为实用学科的詹姆斯心理学113
5.4.3 发展的机能主义:卡尔金斯、安吉尔和卡尔114
5.5 心理学领域的进化论观点116
5.5.1 进化论116
5.5.2 对心理学的普遍影响118
5.6 心理学中的新领域120
5.6.1 心智能力研究120
5.6.2 儿童与教育心理学124
5.6.3 工业和消费者研究127
5.6.4 犯罪行为心理学130
5.6.5 性别心理学130
5.7 评价132
5.7.1 经济发展因素132
5.7.2 教育发展因素132
5.7.3 对心理学家的需求渐长132
5.7.4 心理学正在成为一门更独立的学科132
第6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临床研究和心理学134
6.1 人们对精神疾病有哪些了解136
6.1.1 科学知识136
6.1.2 流行观念140
6.1.3 意识形态140
6.1.4 法律知识140
6.2 社会环境和精神病理学141
6.2.1 性、毒品与异化141
6.2.2 对精神疾病看法的改变142
6.2.3 异常和偏差行为的医学化142
6.2.4 地盘之争:精神病学与心理学143
6.3 理解精神疾病144
6.3.1 精神疾病的分类144
6.3.2 关于精神疾病的两个假设146
6.3.3 搜索大脑147
6.3.4 研究神经系统149
6.3.5 转向遗传149
6.3.6 关注社会和心理原因150
6.4 早期的治疗尝试152
6.4.1 在哪治疗?精神病院152
6.4.2 如何治疗153
6.4.3 第一个心理诊所和临床心理学家156
6.5 评价159
6.5.1 精神疾病观点的变化159
6.5.2 精神疾病案例的增加159
6.5.3 精神病学的诞生159
6.5.4 临床心理学的诞生159
第7章 行为主义传统的诞生与发展162
7.1 社会形势:这是行为主义的好时代吗164
7.2 动物心理学164
7.2.1 动物和比较心理学家164
7.2.2 爱德华·桑代克的影响166
7.3 反射研究168
7.3.1 伊万·巴甫洛夫的工作169
7.3.2 巴甫洛夫分析“高级”神经活动171
7.3.3 弗拉基米尔·别赫捷列夫的反射学175
7.3.4 反射学的应用177
7.4 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179
7.4.1 开始179
7.4.2 应用181
7.4.3 华生的矛盾183
7.4.4 为什么华生的行为主义受到欢迎184
7.5 评价185
7.5.1 一种新的科学方法185
7.5.2 一个还原论者的尝试185
7.5.3 混合的反应186
第8章 精神分析的诞生与发展188
8.1 社会与科学形势190
8.1.1 早期的全球化190
8.1.2 民族主义190
8.1.3 科学的复杂性190
8.1.4 创作的复杂性190
8.1.5 战争190
8.1.6 精神分析的起源191
8.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192
8.2.1 精神分析的诞生192
8.2.2 精神分析的发展195
8.2.3 发展中的精神分析197
8.2.4 精神分析对社会的反思201
8.3 精神分析的早期转变:阿尔弗雷德·阿德勒203
8.3.1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203
8.3.2 阿德勒观点的演变203
8.3.3 个体心理学205
8.4 精神分析的早期转变:卡尔·荣格206
8.4.1 弗洛伊德和荣格206
8.4.2 思想的形成207
8.4.3 理论扩展211
8.5 评价212
8.5.1 寻找生理基础的尝试212
8.5.2 进化科学仍然令人怀疑212
8.5.3 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吗213
8.5.4 方法论是最薄弱的环节213
第9章 格式塔心理学之路216
9.1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形势218
9.1.1 战后的心理学与社会218
9.1.2 纳粹主义与科学218
9.1.3 共产主义与科学219
9.2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220
9.2.1 主要观点220
9.2.2 理论根源221
9.2.3 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223
9.2.4 格式塔知觉原则224
9.2.5 从知觉到行为227
9.3 格式塔理论的发展229
9.3.1 库尔特·勒温的场理论229
9.3.2 其他理论和应用中的格式塔原则234
9.3.3 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命运235
9.4 评价237
9.4.1 心理学与其社会和政治背景密不可分237
9.4.2 历史中的地位237
9.4.3 基本原则:整体论237
9.4.4 对当下感兴趣237
9.4.5 与行为主义的关系237
9.4.6 科学的呼吁238
9.4.7 跨文化效度238
第10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240
10.1 社会和心理学242
10.1.1 美国的影响力242
10.1.2 社会气氛和心理学242
10.1.3 研究状况244
10.2 心理测验246
10.2.1 陆军测验项目246
10.2.2 埃利斯岛研究247
10.2.3 对学龄儿童的测验249
10.2.4 应用心理学251
10.3 发展与认知心理学254
10.3.1 高级心理功能的理论:列夫·维果斯基254
10.3.2 让·皮亚杰的发展观点257
10.4 人格理论259
10.4.1 传统和方法259
10.4.2 特质传统260
10.5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260
10.5.1 社会本能理论260
10.5.2 实验社会心理学:他人的影响261
10.5.3 社会判断理论262
10.6 评价263
10.6.1 心理学家数量在增长263
10.6.2 研究的范围和种类263
10.6.3 聚焦于测验263
10.6.4 发展理论势头十足264
第11章 20世纪中叶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和应用途径266
11.1 行为主义进一步的发展268
11.1.1 行为科学的实践268
11.1.2 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271
11.1.3 新行为主义概述275
11.2 精神分析的弯道276
11.2.1 精神分析与社会276
11.2.2 理论扩展:自我心理学278
11.2.3 理论延伸:离开力比多的概念280
11.2.4 精神分析延展至社会科学282
11.2.5 精神分析和犹太人283
11.2.6 对精神分析的综述284
11.3 评价284
11.3.1 “主流”科学中的地位284
11.3.2 决定论285
11.3.3 适应和进步主义285
11.3.4 跨文化的应用286
第12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288
12.1 社会面貌290
12.1.1 心理学和全球发展290
12.1.2 学术传统291
12.2 人本主义心理学291
12.2.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基292
12.2.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则294
12.2.3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296
12.2.4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297
12.2.5 理论和应用领域298
12.2.6 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300
1 2.3 认知心理学301
12.3.1 传统的复兴302
12.3.2 心理学和认知科学303
12.3.3 对认知心理学的述评307
第13章 聚焦当代问题310
13.1 第1课 心理学继续处理“传统主题”311
13.1.1 心身问题311
13.1.2 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312
13.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14
13.2 第2课心 理学欢迎交叉科学314
研究人们如何做决策315
13.3 第3课 心理学没有遗弃它的传统316
13.3.1 研究越来越精细化316
13.3.2 回溯理论与澄清知识317
13.3.3 对伪科学的回应317
13.4 第4课 心理学能够纠正过去的错误318
13.4.1 心理学中的进化观点319
13.4.2 全新的精神分析吗320
13.5 第5课 心理学仍然是一门进步科学320
译后记323
热门推荐
- 3352929.html
- 1635781.html
- 2431790.html
- 2312241.html
- 343052.html
- 1807643.html
- 3223568.html
- 2896542.html
- 1536299.html
- 3341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8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6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3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3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9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