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研究
  • 张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696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中国目前绿色低碳建筑的现状1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国际背景1

1.1.2 国内背景1

1.2 研究对象与目的1

1.3 研究意义1

2 绿色低碳建筑的研究综述3

2.1 绿色低碳建筑的含义3

2.2 绿色低碳建筑的特点3

2.3 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4

2.4 绿色低碳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4

3 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5

3.1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史5

3.2 绿色低碳建筑的认识现状8

3.2.1 开发生产者的认识8

3.2.2 消费者的认识9

3.3 绿色低碳建筑的技术发展现状9

3.3.1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研究9

3.3.2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种类10

3.3.3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所面临的问题11

3.4 绿色低碳建筑制度发展现状11

3.4.1 绿色低碳建筑标准体系11

3.4.2 绿色低碳建筑法律体系12

3.5 绿色低碳建筑所用材料现状12

3.5.1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的区别12

3.5.2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特点13

3.5.3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基本要素13

3.5.4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类别13

3.5.5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的必要性14

4 绿色低碳建筑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5

4.1 认识理念的局限性15

4.2 设计能力的局限性15

4.3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16

4.4 国家政策与制度的不完善性16

5 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建议17

5.1 普及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17

5.2 重视绿色低碳建筑的设计整体性并加大技术支持17

5.3 培养绿色低碳建筑专业的人才18

5.4 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18

5.5 完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标准18

5.6 积极在农村地区开展绿色低碳建筑18

5.7 政府实施绿色低碳建筑激励制度19

6 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19

7 本部分小结21

参考文献21

二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机制的国内外比较23

1 绪论23

1.1 研究背景23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24

1.2.1 研究目的24

1.2.2 研究意义25

1.3 我国建筑绿色低碳节能现状25

1.3.1 我国建筑能耗概况25

1.3.2 我国建筑绿色低碳节能发展概况27

1.3.3 我国建筑绿色低碳节能面临的障碍27

2 国内外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综述30

2.1 国外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的类型30

2.2 国外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特点32

2.3 国内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研究综述33

3 国外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比较分析35

3.1 美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政策激励制度与中国的比较分析35

3.1.1 美国联邦政府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35

3.1.2 小结37

3.2 澳大利亚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政策激励制度与中国的比较分析38

3.2.1 澳大利亚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政策法规38

3.2.2 澳大利亚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评价体系40

3.2.3 小结42

3.3 日本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政策激励制度与中国的比较分析42

3.3.1 日本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主要政策法规42

3.3.2 日本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评价体系43

3.3.3 小结45

3.4 欧洲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与中国的比较分析45

3.4.1 欧盟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45

3.4.2 制度实施及效果45

3.4.3 欧盟政策对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推广与激励的启示46

3.4.4 小结47

4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建议47

4.1 政府办公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48

4.2 商业建筑绿色低碳激励制度53

5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节能激励制度实施建议57

5.1 建立绿色低碳节能信息宣传扩散平台57

5.2 加强行政监管与绿色低碳节能指标考核58

5.3 管理体制灵活58

5.4 能源价格机制完善59

6 本部分小结59

参考文献59

三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建筑评价61

1 前言61

1.1 研究背景6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61

1.3 研究内容62

1.4 研究方法62

2 绿色低碳建筑相关评价研究综述63

2.1 绿色低碳建筑的定义63

2.2 绿色低碳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的区别联系63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64

2.3.1 国外研究现状64

2.3.2 国内研究现状64

2.4 国内外绿色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分析65

2.4.1 国外主要评价体系分析65

2.4.2 国内主要评价体系分析66

3 全生命周期下绿色低碳建筑评价指标的构建66

3.1 全生命周期的概念66

3.2 全生命周期下各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66

3.2.1 前期策划阶段影响因素分析67

3.2.2 规划设计阶段影响因素分析68

3.2.3 施工阶段影响因素分析68

3.2.4 运营维护阶段影响因素分析69

3.2.5 拆除报废阶段影响因素分析69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69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69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流程69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70

4 全生命周期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71

4.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思路71

4.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71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71

4.3.1 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71

4.3.2 评价指标的最终选取73

5 全生命周期下绿色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得分点74

5.1 前期决策阶段74

5.2 建筑规划与设计阶段74

5.2.1 规划阶段74

5.2.2 设计阶段75

5.3 施工阶段75

5.3.1 材料生产阶段76

5.3.2 材料运输阶段76

5.3.3 施工现场碳排放76

5.3.4 施工废弃物的碳排放77

5.4 使用维护阶段77

5.5 拆除处置阶段78

5.6 评价等级的确定78

6 本部分小节78

参考文献81

四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绿色低碳项目管理标准对比分析83

1 BIM的发展现状83

1.1 BIM在国际的发展83

1.2 BIM在国内的发展86

1.3 BIM应用软件87

1.3.1 BIM核心建模软件87

1.3.2 BIM方案设计软件87

1.3.3 BIM可持续(绿色)分析软件87

1.3.4 BIM结构分析软件88

1.4 BIM技术的推广89

2 绿色低碳项目管理标准对比分析90

2.1 我国绿色建筑研究现状90

2.2 美国《LEED》研究现状90

2.3 我国与美国绿色建筑项目管理评价标准差异对比92

2.4 对比讨论101

2.5 差异讨论102

2.6 评价的地域性问题104

2.6.1 场地项非地域性指标对比105

2.6.2 能源项非地域性指标对比110

2.6.3 节水项非地域性指标对比113

2.6.4 材料资源项非地域性指标对比115

2.6.5 室内环境质量项非地域性指标对比118

3 本部分小结122

五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低碳的BIM实现124

1 前言124

1.1 问题的提出124

1.2 研究背景125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25

2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节能与节能措施研究综述127

2.1 建筑节能与节能措施概述127

2.2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127

2.3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128

3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节能的设计方法与措施分析129

3.1 合理的建筑设计129

3.1.1 按规定性指标设计129

3.1.2 按性能性指标设计129

3.2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节能的措施分析130

3.2.1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130

3.2.2 提高设备的能效比130

3.3 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131

3.3.1 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及屋面131

3.3.2 塑钢门窗133

3.3.3 复合硅酸盐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133

3.3.4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134

4 大型公共建筑低碳集成技术135

4.1 大型公共建筑规划阶段低碳技术135

4.1.1 大型公共建筑低碳选址135

4.1.2 大型公共建筑与周边建筑群关系136

4.1.3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朝向选择136

4.1.4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室外空间137

4.1.5 小结137

4.2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阶段低碳技术137

4.2.1 大型公共建筑被动式建筑设计138

4.2.2 大型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设计138

4.2.3 大型公共建筑低碳节能环境设计140

4.2.4 大型公共建筑其他低碳节能设计141

4.3 大型公共建筑施工及拆除阶段低碳技术142

4.4 大型公共建筑运营阶段低碳技术142

5 某大型公共建筑低碳节能技术研究142

5.1 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143

5.2 大型公共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技术143

5.3 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设备节能技术144

5.4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节能技术145

5.5 绿色建筑材料146

5.6 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评价体系中应用的可行性158

5.7 层次分析法在绿色建筑材料供应商评价选择中的应用159

5.7.1 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步骤159

5.7.2 AHP法对绿色建筑材材料供应商的评价过程160

5.8 实例分析163

5.9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智能化164

5.10 大型公共建筑其他低碳技术166

5.10.1 采光166

5.10.2 通风166

5.10.3 室温控制168

5.10.4 高效能设备和系统168

5.10.5 能量回收系统169

5.10.6 可再生能源169

6 某大型公共建筑BIM仿真低碳节能分析170

6.1 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应用背景170

6.2 某大型公共建筑气候分析171

6.3 某大型公共建筑体量分析177

6.4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方案分析180

六 低碳经济导向的大型公共建筑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185

1 我国的发展环境型建筑所面临的问题185

1.1 被动式节能技术、材料利用率低185

1.2 相关主体节能意识薄弱185

1.3 环境型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缺乏185

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广中存在的问题186

2.1 消费者个人及社会角度186

2.2 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企业角度186

2.3 政府职能部门角度189

3 我国发展环境型建筑的策略190

3.1 关注普通建筑190

3.2 优化建筑设计190

3.3 开发节能建筑围护构件190

4 本部分小结190

参考文献191

七 全文研究结论1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