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细胞培养【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细胞培养
  • 刘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924082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细胞培养-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细胞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细胞培养基本知识1

1.1 前言1

1.2 细胞培养简史、现状及发展趋势1

1.3 细胞培养的优点和缺点3

1.3.1 细胞培养的优点3

1.3.2 细胞培养的缺点3

1.4 细胞培养的应用范围和领域4

1.4.1 细胞培养的应用范围4

1.4.2 细胞培养的应用4

1.5 培养细胞的特性5

1.5.1 培养细胞的生长方式及类型5

1.5.2 培养细胞的增殖特点6

1.5.3 培养细胞的生长过程8

1.6 培养细胞生长的条件15

1.6.1 细胞的营养需要15

1.6.2 细胞的生存环境18

1.6.3 无污染及无毒19

第2章 细胞培养室的设置、设备和准备工作20

2.1 细胞培养实验室的设置及设备20

2.1.1 细胞培养实验室的设置20

2.1.2 细胞培养实验室的设备21

2.2 培养用品的清洗和消毒灭菌27

2.2.1 培养用品的清洗27

2.2.2 培养用品的消毒灭菌29

第3章 细胞培养用液及培养基(液)33

3.1 培养用液33

3.1.1 水33

3.1.2 平衡盐溶液33

3.1.3 消化液35

3.2 培养基(液)39

3.2.1 天然培养基39

3.2.2 合成培养基(液)41

第4章 细胞培养技术51

4.1 基本操作技术和要求51

4.1.1 细胞培养室内的无菌操作51

4.1.2 培养细胞的取材52

4.1.3 组织材料的分离54

4.2 原代培养57

4.2.1 组织块培养法58

4.2.2 消化培养法59

4.2.3 器官培养59

4.3 传代培养和细胞系的维持62

4.3.1 原代培养的首次传代62

4.3.2 细胞传代方法62

4.3.3 细胞系的维持63

4.3.4 培养细胞的纯化64

4.4 培养细胞生长状况的观察66

4.4.1 培养细胞的常规观察66

4.4.2 活细胞的观察67

4.4.3 细胞生长状况的观察69

4.5 细胞冻存与复苏73

4.5.1 细胞的冻存73

4.5.2 细胞的复苏75

4.5.3 培养细胞的运输75

4.6 细胞培养污染的检测和排除76

4.6.1 微生物污染的途径76

4.6.2 微生物污染对细胞的影响76

4.6.3 微生物污染的检测77

4.6.4 微生物污染的防治79

4.6.5 细胞交叉污染79

4.7 细胞系特征及细胞系间交叉污染的测定80

4.7.1 同工酶80

4.7.2 血型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测定80

4.7.3 G显带技术81

4.7.4 DNA指纹分析81

4.8 细胞系组织来源的鉴定81

4.8.1 具有特征性标志的超微结构分析81

4.8.2 免疫学试验测定细胞骨架蛋白82

4.8.3 组织特异性抗原的鉴定82

4.8.4 细胞特殊功能的生化检查方法82

4.8.5 细胞来源及特征数据的计算机化83

4.9 微囊化细胞培养83

4.9.1 概述83

4.9.2 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材料85

4.9.3 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85

4.10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89

4.10.1 三维培养技术的概述89

4.10.2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历史89

4.10.3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的分类90

4.10.4 三维细胞培养中涉及的生物支架材料92

4.10.5 生物反应器在三维培养中的作用92

4.10.6 微载体系统在三维培养中的应用93

4.11 细胞打印技术94

4.11.1 细胞打印技术的分类94

4.11.2 细胞打印技术的应用95

第5章 正常组织细胞的培养97

5.1 上皮细胞97

5.1.1 表皮细胞97

5.1.2 乳腺上皮细胞100

5.1.3 子宫颈上皮细胞101

5.1.4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103

5.1.5 胆管和胆囊上皮细胞105

5.1.6 前列腺上皮细胞106

5.1.7 肝细胞107

5.1.8 胰腺细胞110

5.1.9 肾上皮细胞111

5.1.10 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112

5.1.11 唾液腺上皮细胞114

5.2 内皮细胞115

5.3 神经外胚层细胞116

5.3.1 神经元细胞116

5.3.2 神经胶质细胞117

5.3.3 黑色素细胞118

5.4 中胚层细胞119

5.4.1 结缔组织细胞119

5.4.2 脂肪组织细胞119

5.4.3 肌肉组织细胞120

5.4.4 软骨细胞121

5.4.5 骨细胞122

5.4.6 成骨细胞122

5.4.7 破骨细胞125

5.4.8 巨噬细胞127

5.4.9 牙周膜细胞128

5.4.10 牙髓细胞128

5.5 血细胞129

5.5.1 前体血细胞骨髓培养法129

5.5.2 脐血细胞培养130

5.5.3 淋巴细胞培养131

5.6 干细胞132

5.6.1 胚胎干细胞133

5.6.2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142

5.6.3 造血干细胞144

5.6.4 神经干细胞146

5.6.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47

5.6.6 脂肪源性干细胞149

5.6.7 牙髓干细胞150

第6章 肿瘤细胞培养及实验方法152

6.1 肿瘤细胞的取材及培养152

6.1.1 肿瘤细胞的取材方法152

6.1.2 肿瘤细胞的培养方法153

6.2 培养肿瘤细胞的生物学鉴定154

6.2.1 培养肿瘤细胞常用的生物学检查项目154

6.2.2 人的恶性肿瘤连续性细胞系(株)的建系(株)标准154

6.3 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156

6.3.1 试验药物储备液的配制156

6.3.2 受试细胞的准备157

6.3.3 药物疗效的评价157

6.3.4 药物敏感性试验157

6.4 裸鼠移植瘤模型161

6.4.1 概述161

6.4.2 制备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基本方法162

6.5 肿瘤放射生物学实验163

6.5.1 肿瘤放射生物学培养细胞实验163

6.5.2 肿瘤放射生物学的实体瘤整体水平实验167

6.6 肿瘤细胞体外黏附实验168

6.6.1 肿瘤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上黏附的测定168

6.6.2 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测定169

6.7 肿瘤细胞迁移实验170

6.7.1 细胞划痕法170

6.7.2 Millicell 小室测定法171

6.8 肿瘤侵袭实验171

6.8.1 体内癌细胞侵袭实验171

6.8.2 体外癌细胞侵袭实验173

6.9 肿瘤转移实验176

6.10 肿瘤细胞分化诱导模型177

6.10.1 体外分化诱导实验177

6.10.2 体内分化诱导实验179

6.11 肿瘤干细胞179

6.11.1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180

6.11.2 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180

6.12 纳秒脉冲电场治疗肿瘤实验182

第7章 细胞培养中的研究方法184

7.1 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184

7.1.1 染料排除法184

7.1.2 克隆(集落)形成试验185

7.1.3 MTT比色试验187

7.1.4 XTT比色试验189

7.1.5 三磷酸腺苷发光试验190

7.1.6 细胞蛋白质含量测定法191

7.1.7 细胞蛋白质合成测定法192

7.2 细胞遗传学的检测方法192

7.2.1 细胞DNA染色法192

7.2.2 细胞DNA含量测定法193

7.2.3 细胞DNA合成测定法194

7.2.4 常用染色体显示法195

7.2.5 染色体显带法196

7.3 细胞形态学的研究方法197

7.3.1 培养细胞的HE染色方法197

7.3.2 培养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198

7.3.3 培养细胞嗜银蛋白(AgNORs)分析201

7.3.4 培养细胞的化学染色202

7.4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203

7.4.1 形态学方法203

7.4.2 电泳法205

7.4.3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205

7.4.4 流式细胞术测定法206

7.4.5 免疫学方法207

7.5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208

7.5.1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银染法208

7.5.2 TRAP-ELISA法210

7.6 明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211

7.7 细胞同步化213

7.7.1 M期同步化方法(振荡收集法)213

7.7.2 S期同步化方法(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214

第8章 有关的部分实验技术217

8.1 细胞分离技术217

8.1.1 速度沉降分离法217

8.1.2 等密度沉降分离法218

8.1.3 流式细胞仪分离法221

8.1.4 免疫磁珠分离法221

8.2 细胞器分离技术223

8.2.1 破碎细胞的方法223

8.2.2 部分细胞器的分离法224

8.3 细胞克隆技术230

8.3.1 有限稀释法231

8.3.2 平皿克隆分离法231

8.3.3 软琼脂克隆分离法232

8.3.4 单细胞显微操作法232

8.4 杂交瘤技术233

8.4.1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233

8.4.2 杂交瘤技术的主要用品235

8.4.3 骨髓瘤(浆细胞瘤)突变缺陷细胞株的选择与传代培养236

8.4.4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236

8.4.5 饲养细胞的制备237

8.4.6 细胞融合237

8.4.7 单克隆抗体的检测238

8.4.8 克隆化培养238

8.4.9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239

8.4.10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的鉴定239

8.4.11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239

第9章 相关的部分分子生物学技术240

9.1 培养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分析240

9.1.1 培养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240

9.1.2 DNA鉴定241

9.1.3 Southern blot242

9.2 培养细胞总RNA的提取及分析245

9.2.1 培养细胞总RNA的提取245

9.2.2 RNA鉴定246

9.2.3 Northern blot247

9.2.4 RT-PCR248

9.3 培养细胞的原位杂交249

9.4 探针标记250

9.4.1 DNA缺口翻译标记250

9.4.2 末端标记251

9.4.3 随机引物DNA标记252

9.4.4 RNA探针标记252

9.4.5 地高辛标记RNA253

9.5 Western blot253

9.6 基因转染256

9.6.1 磷酸钙共沉淀法256

9.6.2 脂质体转染法257

9.6.3 反转录病毒DNA转染法258

第10章 培养细胞检测有关的分析仪器260

10.1 流式细胞仪260

10.1.1 概述260

10.1.2 结构原理260

10.1.3 细胞样品准备261

10.1.4 仪器操作步骤263

10.1.5 操作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63

10.1.6 FCM应用范围263

10.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264

10.2.1 概述264

10.2.2 结构原理264

10.2.3 样品准备264

10.2.4 仪器操作步骤264

10.2.5 CLSM应用范围265

10.3 扫描电子显微镜266

10.3.1 概述266

10.3.2 结构原理266

10.3.3 培养细胞的样品制备266

10.3.4 仪器操作步骤267

10.3.5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268

10.3.6 SEM应用范围268

10.4 透射电子显微镜268

10.4.1 概述268

10.4.2 结构原理268

10.4.3 培养细胞的样品准备268

10.4.4 仪器操作步骤270

10.4.5 TEM应用范围271

10.5 原子力显微镜271

10.5.1 概述271

10.5.2 结构原理271

10.5.3 样品准备271

10.5.4 仪器操作步骤271

10.5.5 AFM应用范围272

10.6 活细胞工作站273

10.6.1 概述273

10.6.2 结构原理273

10.6.3 仪器操作步骤274

10.6.4 LCIS应用范围274

附录Ⅰ 细胞系或株的查询网址275

附录Ⅱ 细胞培养常用名词解释276

附录Ⅲ 细胞培养中常用术语的译名286

附录Ⅳ 细胞培养常用的溶液296

附录Ⅴ 离心速度和离心力的换算300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