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旅游地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
  • 张志宇,胡柏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787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旅游地理学-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旅游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旅游地理概述1

1.1.1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1

1.1.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3

1.1.3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3

1.2 旅游资源概述5

1.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5

1.2.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0

1.3 中国旅游资源12

1.3.1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12

1.3.2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17

本章小结23

思考与练习24

第2章 中国旅游交通26

2.1 旅游交通在现代旅游活动中的地位26

2.2 旅游交通的类别及特点27

2.2.1 火车旅游27

2.2.2 飞机旅游27

2.2.3 汽车旅游27

2.2.4 船舶旅游28

2.3 中国旅游交通网28

2.3.1 铁路线网分布28

2.3.2 公路运输31

2.3.3 水路运输33

2.3.4 航空运输33

2.4 旅游地图34

2.4.1 旅游地图的作用及特点34

2.4.2 旅游地图的类别35

2.4.3 旅游地图的使用35

本章小结36

思考与练习37

第3章 中国旅游区划38

3.1 概述38

3.1.1 旅游区的概念和特性38

3.1.2 旅游区划的意义及目的39

3.2 旅游区划的原则40

3.2.1 旅游区划的原则40

3.2.2 旅游区划的等级单位系统41

3.3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42

3.3.1 中国旅游地理景观地域分异特征42

3.3.2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43

本章小结45

思考与练习45

第4章 京华胜地——燕赵文化旅游区46

4.1 地理环境特征46

4.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6

4.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47

4.2 旅游资源特点47

4.2.1 名山荟萃,山地景观独特47

4.2.2 海滨富集,水景资源突出47

4.2.3 胜迹云集,人文旅游资源博大精深47

4.2.4 文化繁荣,燕赵雄风千古流传48

4.3 主要旅游胜地48

4.3.1 北京市48

4.3.2 天津市58

4.3.3 河北省61

4.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68

本章小结68

思考与练习69

第5章 白山黑水——关东文化旅游区70

5.1 地理环境特征70

5.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70

5.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71

5.2 旅游资源特点71

5.2.1 林海雪原,白色旅游潜力无限71

5.2.2 火山温泉、漠河极光,尽显自然魅力72

5.2.3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多元复合的关东文化72

5.2.4 颇具异域风情的城市建筑72

5.3 主要旅游胜地72

5.3.1 黑龙江省72

5.3.2 吉林省76

5.3.3 辽宁省79

5.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84

本章小结85

思考与练习85

第6章 丝绸古道——塞外文化旅游区87

6.1 地理环境特征87

6.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7

6.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88

6.2 旅游资源特点88

6.2.1 大漠戈壁、冰川雪峰,尽显雄浑、粗犷的自然魅力88

6.2.2 草原绿洲、塞上江南,边陲仍有幸福地89

6.2.3 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珍贵丰富89

6.2.4 风格各异、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89

6.3 主要旅游胜地90

6.3.1 甘肃省90

6.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6

6.3.3 内蒙古自治区100

6.3.4 宁夏回族自治区103

6.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106

本章小结106

思考与练习107

第7章 华夏文明——中原文化旅游区109

7.1 地理环境特征109

7.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09

7.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10

7.2 旅游资源特点110

7.2.1 名山大河、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丰富独特110

7.2.2 民族摇篮、胜迹荟萃,人文资源博大精深110

7.2.3 文化艺术特色鲜明,地方韵味浓厚111

7.3 主要旅游胜地111

7.3.1 陕西省111

7.3.2 山西省116

7.3.3 河南省124

7.3.4 山东省130

7.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134

本章小结135

思考与练习135

第8章 秀山丽水——吴越文化旅游区137

8.1 地理环境特征137

8.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37

8.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38

8.2 旅游资源特点138

8.2.1 名山众多、水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138

8.2.2 园林古城荟萃,人文旅游底蕴深厚138

8.2.3 吴越文化特色鲜明139

8.3 主要旅游胜地139

8.3.1 上海市139

8.3.2 江苏省142

8.3.3 浙江省149

8.3.4 安徽省155

8.3.5 江西省159

8.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164

本章小结164

思考与练习165

第9章 山水峡谷——巴蜀和楚文化旅游区166

9.1 地理环境特征166

9.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66

9.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67

9.2 旅游资源特点167

9.2.1 峻岭名山各具风采,自然保护区众多167

9.2.2 水体景观繁多,峡谷地貌突出168

9.2.3 伟大的水利工程,遍布的三国遗迹168

9.2.4 巴蜀和楚文化特色鲜明169

9.2.5 红色旅游,生机无限169

9.3 主要旅游胜地169

9.3.1 重庆市169

9.3.2 四川省173

9.3.3 湖北省180

9.3.4 湖南省185

9.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191

本章小结191

思考与练习192

第10章 岩溶景观——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193

10.1 地理环境特征193

10.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93

10.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94

10.2 旅游资源特点194

10.2.1 岩溶地貌奇观荟萃194

10.2.2 奇花异草遍布,珍禽异兽繁多195

10.2.3 历史悠久和民风古朴195

10.3 主要旅游胜地195

10.3.1 云南省195

10.3.2 贵州省201

10.3.3 广西壮族自治区205

10.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210

本章小结211

思考与练习211

第11章 雪域藏乡——世界屋脊文化旅游区213

11.1 地理环境特征213

11.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13

11.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214

11.2 旅游资源特点214

11.2.1 高原湖泊,鸟兽栖息,原始自然风貌突出214

11.2.2 高原气候和热带风光相映成趣214

11.2.3 古老的宗教文化和特色建筑215

11.2.4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内涵深蕴的藏乡文化215

11.3 主要旅游胜地215

11.3.1 青海省215

11.3.2 西藏自治区218

11.4 旅游节庆及土特名产222

本章小结222

思考与练习223

第12章 南国风情——岭南文化旅游区224

12.1 地理环境特征224

12.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24

12.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225

12.2 旅游资源特点225

12.2.1 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突出225

12.2.2 地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价值颇高225

12.2.3 带有异域文化色彩的岭南文化226

12.2.4 现代建筑鳞次栉比,尽显都市风貌226

12.3 主要旅游胜地226

12.3.1 福建省226

12.3.2 台湾地区231

12.3.3 广东省238

12.3.4 海南省243

12.3.5 香港特别行政区246

12.3.6 澳门特别行政区248

12.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249

本章小结250

思考与练习250

第13章 世界遗产252

13.1 世界遗产的由来与分类标准252

13.1.1 世界遗产的由来252

13.1.2 世界遗产的分类标准253

13.2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监测255

13.2.1 世界遗产监测工作的由来255

13.2.2 世界遗产监测工作的性质255

13.2.3 世界遗产监测工作的内容256

13.3 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57

13.3.1 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概览257

13.3.2 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62

本章小结264

思考与练习264

附录一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一览266

附录二 我国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271

参考文献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