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府与过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府与过程
  • 沈萃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029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管理-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府与过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政府的一般理论1

一、政府的定义1

二、政府的起源4

三、政府的分类8

四、现代政府的组织原则10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府体制的发展历程16

一、政府体制的构建时期(1949—1956)16

二、政府体制的徘徊时期(1957—1965)18

三、政府体制的动荡时期(1966—1976)20

四、政府体制的恢复与完善时期(1977年至今)22

第三节 现行宪法对当代中国政府体制的规定24

一、现行宪法关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规定25

二、现行宪法关于政府体制的规定2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全面领导3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32

一、政党与政党政治32

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36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内容39

四、正确处理党政关系4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原则47

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47

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50

第三节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52

一、多党合作制度52

二、政治协商制度55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60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60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61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62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63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5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5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9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73

第三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4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74

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75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7

四、乡级人民代表大会78

第四节 人大代表80

一、人大代表和代表制度80

二、人大代表的权利82

三、人大代表的义务83

四、人大代表的辞职、停职、罢免85

五、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86

第四章 国家元首与国家军事制度94

第一节 国家元首94

一、国家元首的概念和职权94

二、中国国家元首的历史演变9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地位和职权10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产生和任期103

第二节 国家军事制度104

一、中央军委104

二、中国人民武装力量105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军事力量的绝对领导109

第五章 政府114

第一节 国务院114

一、国务院的性质与地位114

二、国务院的领导体制115

三、国务院的职权117

四、国务院的机构设置119

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125

一、省级人民政府125

二、地级市人民政府128

三、县级人民政府130

四、乡级人民政府134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137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述137

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141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政府143

一、特别行政区的性质143

二、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145

第六章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49

第一节 概述149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与调整149

二、新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153

三、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调整与发展155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158

一、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关系159

二、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关系160

三、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163

第三节 省—地、市—县政府关系165

一、地区行政公署165

二、“市管县”体制168

三、“省管县”体制172

第七章 司法机关及司法制度176

第一节 司法机关及司法制度概述176

一、司法制度的概念176

二、司法机关的组织体系和职权178

三、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183

第二节 审判机关及审判制度185

一、法院内部机构186

二、审判制度187

三、审判程序190

四、法官制度193

第三节 检察机关及检察制度195

一、检察院内部机构196

二、检察制度197

三、检察官制度201

第四节 侦查机关及侦查制度203

一、受案、立案制度203

二、侦查程序制度203

三、拘留、逮捕制度204

四、移送、起诉制度204

五、证据制度204

第五节 律师、公证、仲裁与法律援助制度204

一、律师制度204

二、公证制度207

三、仲裁制度209

四、法律援助制度210

第八章 立法过程213

第一节 人大立法213

一、立法权限的划分213

二、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216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过程217

第二节 行政立法228

一、国务院的立法过程228

二、国务院相关部门的立法过程231

三、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234

第三节 立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34

一、切实加强立法监督235

二、进一步做好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238

三、提高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素质239

第九章 政策过程241

第一节 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242

一、利益分化与利益群体242

二、利益表达的主体与方式244

三、利益综合的主体与过程249

第二节 政策制定过程250

一、政策制定的程序250

二、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259

三、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过程的几点建议261

第三节 政策执行过程263

一、党政双轨的政策执行系统263

二、政策执行过程的基本环节265

三、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268

四、政策执行过程的完善272

第十章 监督过程276

第一节 当代中国监督体系概述276

一、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276

二、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构成277

第二节 人大监督278

一、人大监督的内容278

二、人大监督的方式280

三、人大监督的程序282

第三节 司法监督285

一、司法监督的含义及特征285

二、人民检察院对政府的监督286

三、人民法院对政府的监督289

第四节 政治监督292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92

二、人民政协的监督296

第五节 行政监督298

一、一般行政监督298

二、行政监察299

三、审计监督302

第六节 社会监督304

一、社会监督的特征304

二、公民的社会监督305

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社会监督306

四、舆论的社会监督308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311

第一节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发展历程311

一、改革开放前的行政改革311

二、1982年行政改革315

三、1988年行政改革317

四、1993年行政改革318

五、1998年行政改革319

六、2003年行政改革321

七、2008年行政改革322

第二节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成就及深化改革的目标325

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成就325

二、深化行政改革的目标326

第三节 深化行政改革的关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329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329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32

三、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34

四、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36

参考文献340

后记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