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通信原理
  • 王慕坤,刘文贵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30533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传输引论1

1.1 通信系统模型1

1.1.1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1

1.1.2 对通信的基本要求3

1.2 信息的度量3

1.2.1 消息的信息量3

1.2.2 平均信息量5

1.2.3 信息速率6

1.3 信道及其容量6

1.3.1 信道的基本参量6

1.3.2 信道的容量8

1.4 调制定理10

1.5 取样定理11

1.5.1 傅里叶级数的一般式12

1.5.2 取样定理的证明13

1.5.3 带通型信号的取样15

1.6.1 时间响应16

1.6 信号通过线性四端网络16

1.6.2 频率响应17

1.6.3 无失真传输20

1.7 相关21

1.7.1 互相关21

1.7.2 自相关22

1.8 希尔伯特变换23

1.8.1 一般描述23

1.8.2 希尔伯特变换性质24

1.9 解析信号25

1.10 带通信号26

1.11 带通系统28

1.12 噪声36

1.12.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36

1.12.2 噪声41

1.12.3 窄带高斯噪声45

1.13 小结47

2.1.2 载噪比49

2.1.1 输出信噪比49

第二章 模拟信息的传输方式49

2.1 通信质量的评定49

2.1.3 优值50

2.2 调幅信号50

2.2.1 调幅波(AM)50

2.2.2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信号(DSBSC或AM-SC)54

2.2.3 单边带调幅信号(SSB)61

2.2.4 余迹边带调幅信号(VSB)67

2.3 调频信号72

2.3.1 角调波的定义72

2.3.2 单音调频74

2.3.3 窄带调频74

2.3.4 宽带调频75

2.3.5 多音调频79

2.3.6 调频波的传输带宽80

2.3.7 FM波的产生方法81

2.3.8 FM波的解调方法84

2.3.9 FM系统中的噪声87

2.3.10 FM的门限效应92

2.3.11 FM中的预加重和去加重95

2.3.12 连续调制系统的噪声性能和带宽的比较97

2.4 脉冲调制99

2.4.1 脉幅调制(PAM)99

2.4.2 脉时调制102

2.5 模拟信息的加密措施107

2.5.1 频谱扰乱的加密方式108

2.5.2 时间扰乱的加密方式108

2.6 小结111

第三章 信道的复用115

3.1 复用的理论基础116

3.2 群频信道的复用120

3.2.1 频分多路120

3.2.2 时分多路123

3.2.3 码分多路125

3.3.1 频分多址129

3.3 射频信道的复用129

3.3.2 时分多址135

3.3.3 码分多址136

3.4 小结140

第四章 数字信息的传输方式141

4.1 脉冲编码调制141

4.1.1 取样141

4.1.2 量化141

4.1.3 编码147

4.1.4 再生152

4.1.5 解码153

4.1.6 滤波154

4.2 基带传输系统154

4.2.1 基带信号的码形154

4.2.2 带宽、码元脉冲波形和符号间干扰155

4.2.3 均衡技术159

4.2.4 眼图167

4.3.1 传输噪声和差错概率168

4.3 PCM系统中的噪声168

4.3.2 量化噪声171

4.4 PCM系统的信息容量174

4.5 差分脉码调制(DPCM)和增量调制(DM)176

4.6 最佳接收问题181

4.6.1 最佳接收的描述181

4.6.2 最大输出信扰比181

4.6.3 最小差错概率183

4.6.4 匹配滤波器的主要性质188

4.6.5 匹配滤波器设计中的近似191

4.7 载波数字系统194

4.7.1 数字调制195

4.7.2 数字解调204

4.8 小结222

习题226

第五章 同步技术227

5.1 载波同步227

5.1.1 非线性变换——滤波法227

5.2.1 滤波法229

5.1.2 Costas环229

5.2 位同步229

5.2.2 模拟锁相法230

5.2.3 数字锁相环法230

5.3 群同步232

5.3.1 起止式同步法232

5.3.2 集中插入法233

5.3.3 群同步系统的性能236

习题242

5.4 小结242

第六章 差错控制243

6.1 概述243

6.1.1 差错控制方式的分类243

6.1.2 差错的分类244

6.1.3 常用检错码245

6.1.4 码的距离246

6.2 线性分组码247

6.2.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247

6.2.2 译码原理250

6.2.3 汉明码253

6.3 循环码254

6.3.1 循环码的基本概念254

6.3.2 实际的循环码257

6.3.3 多项式除法电路258

6.3.4 纠一个错误的编码器260

6.3.5 纠一个错误的译码器261

6.4.2 卷积码的监督矩阵和生成矩阵263

6.4.1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263

6.4 卷积码263

6.5 检错重传266

6.5.1 发送等候方式267

6.5.2 退N方式267

6.5.3 选择性重传方式268

6.6 小结268

习题269

参考文献269

热门推荐